《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84说:海水物语之九十四:木已成舟观象山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58 日期: 2024-09-11
观象,释义:观察封爻之象。出自《易.系辞上》,古人用以测吉凶。另释义:观测天象,通过观察天空中的星系、云物等来预测天气或占卜吉凶。

青岛前海一带的老城区,古来之就有五座海拔高度并不高的小山,以市南区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状分布由陆向海绵延而去。展开青岛城市地势图不难发现,自然地理禀赋在这一区域的五个山头,无疑以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为中心点向外伸延已演进为人群的中心,城市的中心、科学的中心、文化的中心和灵性的中心。

然而,这座城市人群和灵性的中心在司空见惯的市俗中不知始于何时,开始慢慢地失去了其应有的耀目光彩而流于了平淡,只是偶尔也会成为一些人为满足一些虚荣的谈资。

君不见,鱼山校区背依八关山向海的方向在丘陵的地带上绵延南去。‘定格:八关山之北,依次是信号山,其次是观象山,三座小山保持距离依次隆起在青青岛自然禀赋的海岸地带之上。如此,八关山似乎又以稳健的吟鞭东指即天涯的不凡左手牵起小鱼山,右手拉着观海山五山同步向海而生,演绎了中国近代史以来的青岛传奇。

此文前篇,笔者按五行次序寓意金榜题名八关山,海拔83.4米;木己成舟观象山,海拔66米;火树银花信号山,海拔98米;土生土长小鱼山,海拔60米;行云流水观海山,海拔66米。

古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青岛市区南部山虽小却密集群立簇拥着一所海洋科学的殿堂,它就是1959年成立的当时亚洲唯一专司海洋科学教育的山东海洋学院。

青岛地处胶东半岛之南,崂山脚下,故此人们都言此乃是一块风水宝地也。

风水之道,讲究天人合一,趋吉避凶。所谓天人合一,简单来说即天、地、人三才各行其道和谐共生。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人义。三才合一,则会天赐其福,地授其禄,人得其寿,此乃福、禄、寿全矣。

在我国的诸多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岸上拨地而崛起的,正如陈毅元帅诗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

黄海之水绕崂山海岸长达87公里,沿海且有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少有的海上崂山奇观。

图片

青岛观象山位于青岛市南,旧称“大鲍岛东山”,海拔高度仅78.9米,是青岛老城区的制高点之一。

观象山公园的“穹台(即指坐落在观象山巅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窥象”是青岛十景之一,山顶观景台更是俯瞰青岛老城的绝佳之地。

观象山的由来和传说与中国近代天文事业的发展紧密相关。据史料记载:1898年德国人占领青岛后,在山上建立贮水池此山名称水道山。1905年德国人将皇家青岛观象台迁至水道山上,随后即开展了天文、气象、地磁、地震等观测及研究工作。原水道山亦由此而更名为“观象山”,亦称“测候山?”。

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观象山上的观象台改称“测候所”,山又更名为“测候山”。

1923年,中国政府正式接收青岛后,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将此山定名为观象山沿用至今。

青岛观象台是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发祥地之一,由德人于1910年到1912年所建的花岗岩古堡式观象台办公楼为标志,如今该旧址仍然保存完好,是一幢颇具特色的德式建筑。时间流逝岁月蹉跎,多少年来国内老一辈气象学界人士念念不忘,口中时常提到的"观象山"即是指此山。

1952年我国在山顶观象台旧址旁修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自此我国有了自己国家的水准点,全国各地的海拔高度均以此为基点计算海拔的高程,自此开始了我国科学的潮汐观测。

1987年我国又在此地设立了“万国经度测量纪念碑”。

青岛观象台,是我国气象科学观测史的标志。青岛观象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天道倡导天人合一,人海一,为此有人说:观天象易,有规可循;观人象难人心叵测。

其实,无论观天还是观人,说难都难说不难都不难,问题在于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笔者不才倒是认为,观天者心中须装得下宇宙;观人者做人做事,时时事事都要想着把自己放进脑子里,把他人放进自己的心里行无私仗义之举。

记得《中庸.十六章》有言:“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释义:孔子说:“鬼神所产生的功效真是盛大啊!用眼睛看却看不见,用耳朵听却听不着,但它存在万物之中,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遗漏它。如此感悟:孔子在此告诫人们,应有敬畏之心,绝不能做亏心事。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他人不知天地知。”

其实小鱼山海拔真的不高,但自然禀赋的天姿秀色让此山占尽了黄海陆岸上的所有而尽显其骄人的风采于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