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82说:海水物语之九十二:火树银花信号山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130 日期: 2024-08-23
信号,是用来以各种路径、手段与方式传递出信息的统称。

在青岛市南区的中部,有一座海拔仅有98米高的小山叫信号山,其名称的来由既完全符合这一统称的定义。
显然,即称信号山一定是与信息传递有关。那么,在青岛逝去的岁月里会是什么样的路径、手段可以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能够定格于历史,进而沉淀为这座城市海洋文化的内核呢?
据史料载: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一座临近海边的山的顶部建信号发布台一处。发布台建成后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向社会发布。因此,这座山便被命名为“华兹马克山”,市民则称此山为“挂旗山”或称之为“旗台山”。
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在整理青岛区划及地名时将"华兹马克山"与市民俗称的"挂旗山"、"旗台山"统一更正为“信号山”。山上遍植苍松翠柏、花草绿树,当雾霭浮动之时飘绕其山峦上,山间青翠欲滴。
山坡上建有造型优美的亭、台、楼、阁,色彩黄白分明,点缀其间;石阶小径,曲折回转,蜿蜒于林荫之下。更有山巅的3幢红色的蘑菇楼,宛如3柄火炬屹立于满山青黛之中十分夺目。
如今,这个以欧式风格规划建设起来的公园因山而得名:信号山公园
青岛老城区可以说是山头众多,且相距都不是很远,这在全国的城市中也是不多的。而信号山是青岛老城区较高的一座山,其山顶处三幢红色蘑菇楼高屋建瓴,独具特点,宛如三个圆圆的火红火红的穹顶耀目耸立于山头之颠,被茂盛的青松簇拥在绿树丛中格外醒目。无论是晴天、雾天、风天,还是雨雪天这红色的蘑菇楼总是忠于职守傲视着胶州湾,俯瞰着过往进出胶州湾的航船,而成为一座名不虚传传送信号的信号山。

图片

信号山背依青岛老城区,前临大海,远眺栈桥,是观赏前海景区和市区风貌的最佳观景点之一。历史上信号山曾有过多个名字,关于每个名字,都有其来源和说法,各种说法虽然不尽相同但各有传说和特色。
说法一:
1897年11月,德国侵占青岛时,首先强占了信号山,以此作为制高点,把枪口对准清政府的总兵衙门,迫使清军撤离。
后来,德军在山上建立了青岛最早的一座无线电台,设立了指挥船舶进出胶州湾的信号导向台。因此,德国胶澳总督将该山命名为“齐格纳山(德语‘信号’的意思)”。
日军侵占青岛后,用其指挥官的名字更名为“神尾山”。随着先进的导航技术的运用,无线电技术取代了信号导向旗,信号山逐步结束了用信号旗导航的历史使命。
1983年,市政府将信号山辟建为山头公园,定名为信号山公园,1987年建成,1989年,又续建了旋转观景楼。
说法二:
德国侵占青岛后,为指挥进出胶州湾的船只,在山顶部建信号发布台一处,每天悬挂各类信号标志及气象、风力标志,命名为“华兹马克山”,市民称“挂旗山”或“旗台山”,1923年胶澳商埠督办公署在整理青岛区划及地名时更正为“信号山”。
说法三:
信号山原名大石头,青岛港建港后,山上建有信旗台,专为轮船及帆船入港时传递信号,故得名“信号山”,又称“挂旗山”。
1897年德占青岛时,曾在山顶架炮,后在山上建立占领青岛纪念碑,并将山名定为“棣利士山”,以纪念侵占青岛的德东洋舰队司令棣利士。
日军侵占青岛后,信号山更名“神尾山”,以纪念侵占青岛的日军大将神尾,并在纪念碑下方刻上了日本占领青岛的日期。
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岛,日军撤离时将纪念碑凿下,整块搬回了日本,现存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1922年,青岛被收回归属权后,当时的青岛市政府将此山正式定名为“信号山”。
今天的信号山顶,两个红色的穹顶依然耸立,俯首鸟瞰左手牵着的八关山脚下的海大校区,昂首依然在傲视着进出胶州湾的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