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33说:海水物语之四十三:关于文化的潮汐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645 日期: 2023-10-06

关于文化的潮汐

读《爱因斯坦传》,记得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古人云: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世人皆知,如此伟大的科学家对一个人的社会价值竟能如此评说: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的作用。

文化是产生科学的土壤,而正是文化告诉我们,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两个轮子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显然,爱因斯坦的话验证了什么样的人才是厉害之人。

厉害的人,是重基础而去寻找内涵,寻找厉害的人,是重方法而去寻找捷径。这是不是爱因斯坦在用自己的成就告诉人们,二种思维已经决定了将会产生二种不同的结果。

我一直在寻找,寻找如何用文化的语言来表述关于潮汐的解读,我想这一解读的正确与否对于我来说是学习潮汐学并用文化的语言来表述潮汐现象的开关,是深入理解物理海洋学的钥匙。

对此,众说纷纭,有人告诉我说:这个开关掌握在智者的手中;有人提醒我说:这个开关掌握在愚人的手里;还有人调侃:这个开关掌握在海神的手中;更有人戏谑:这个开关掌握在有钱人的手里;而我的老师则严肃地教我:天道使然,这个开关其实掌握在月亮手中。

图片

最后,当老师把潮汐学讲义交到我手里时理性地说:你只要熟知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掌握了天体运行规则,你就一定会理解月球与海洋之关系,你就可以告诉同路人和异路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天道行,天黑了,潮涨了;天亮了,潮落了,于我这是关于文化潮汐涨落的开关。

文章开头,笔者首先声明是想用文化的语言来表述对潮汐现象的理解。既然说文化的潮汐,不妨异想天开地斗胆穿越文化的时空用传承之笔写下一点另一种文化的解读,算是体现或者说是迎合文化破碎的多样性之说?

儒家说“修身养性”,道家言“性命双修”,佛家则重于“明心见性”,此三种文化都有命功的传承,均重在心上做文章,只是入手法门与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

儒家的理想求的是圣,道家的理想求的是真,而佛家求的是善,觉悟者成佛。三者其内核都是高阶生命科学,均需要通过“修定”进入先天状态,也即合于道状态的修炼才能实现其理想,才能彻悟生命的真相,这是儒学,也是道法亦是佛法。如是贯通儒释道三家,三者表象虽不相同,但其内核统一,如此有三教合一之说。

文化之流随人类繁衍不息,而文脉却与国运同兴衰,而我文化的潮汐也许是一厢情愿,但仍愿意以文化的名义继续说海洋。

海不枯,石不烂,海洋之水潮涨潮落,就这样永无休止地折磨着地球,之后便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