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88说:海洋青岛资格说之十一:新中国三次海水养殖浪潮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1212 日期: 2022-09-20

新中国三次海水养殖浪潮


自20世纪60年代至90年,我国海洋水产业掀起了三次海水养殖浪潮,从而改变了我国历史上海洋水产业依赖海洋渔猎单一方式,为海洋渔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58年9月15日,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的全面规划和领导下,以海洋所为主导和骨干、全国10个部门60多个单位共同进行的新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在“金星”号的鸣笛声中浩浩荡荡地启航了。
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至1960年12月结束。先后在渤黄海、东海和南海进行了综合调查,取得了系统全面的国家基础性综合海洋资料,掌握了我国近海洋水文、化学、地质和生物等海洋要素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编写了《海洋调查暂行规范》,出版了《全国海洋综合报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图集》等,改变了我国缺乏基础海洋资料的被动局面,培养锻炼了一支海洋科技人才队伍,为我国海洋科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image.png

图:海带养殖

  “渔盐之利、舟楫之便”自古就存在,而“耕海种湖”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现的革命性变化。

  伴随着共和国年轻的脚步,中国的海水养殖产业从零开始,攻坚克难,一路发展超越,终成世界第一。

  我国人口众多,每年对水产品特别是海洋水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长,但近些年国内海洋水产品总量己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改善14亿人口的食品结构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取得这一成绩最核心、最关键的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三次产业浪潮,是科学技术惠及民生的典范。

  第一次浪潮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以海带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藻类养殖浪潮。

image.png

图:“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

  上世纪初,来自日本海等冷水海域的船舶,其底部附着的天然海带苗在我国北方港口勉强存活。中科院海洋所曾呈奎院士等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人工移植的科学研究。他们突破了海带、紫菜等人工养殖技术瓶颈,创造性地提出了海带夏苗低温培育、陶罐施肥、海带南移等技术和方法,编著出版了《海带养殖学》《条斑紫菜的全人工采苗养殖》等,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海藻养殖大国。目前,全世界80%的海带均产自我国,曾呈奎院士也被世界水产养殖学会称誉为“中国的海水养殖之父”。

  第二次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对虾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虾类养殖浪潮。

image.png

图:1957年,刘瑞玉(左)与同事在野外采样

  20世纪50年代开始,以中科院海洋所刘瑞玉教授为代表的海洋科学家开展了大量关于对虾的调查研究工作,首次阐明了中国对虾生活史。1960年成功培育出人工对虾仔虾育苗获得成功。20世纪70年代末,在众多科研单位的共同努力下,突破了对虾工厂化全人工育苗技术,并在全国沿海及时推广,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长期主要依靠捕捞天然虾苗养殖的局面,为对虾养殖产业化奠定了基础。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引进南美白对虾等新品种,伴随着养殖技术体系的创建,使我国对虾养殖产量跃居世界首位。

  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扇贝养殖为代表的海洋贝类养殖浪潮。

image.png

图:1989年3月张福绥(左一)在海上操作海湾扇贝项目

  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人工养殖扇贝,主要品种是栉孔扇贝,20世纪80年代初步实现养殖产业化。1982年,中科院海洋所张福绥院士首次从美国大西洋沿岸引进海湾扇贝,并系统研究解决了在中国海域养殖海湾扇贝的一些生物学与生态学问题,突破了产业化生产的一整套工厂化育苗与养成关键技术,在我国北方海域形成了一个海湾扇贝养殖的新产业,使我国贝类养殖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海水养殖产业的三次浪潮,是中科院海洋所科研人员永攀科学高峰获得的累累硕果,标志着中国的水产业逐步从“捕捞”转向“养殖”、养殖重心逐渐从“淡水”转入“海水”,是中国蓝色产业的一场名副其实的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