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71说:故乡的辽东湾之三:红冠冠一一丹顶鹤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2686 日期: 2022-05-20

丹顶鹤,是一种神奇、圣洁、吉祥的仙鸟,在我国道教文化中代表长寿。


唐代诗人武三思《仙鹤篇》:

白鹤乘空何处飞,

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

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

辽水累累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

曾逐仙人游碧落。


陈独秀《咏鹤》抒怀:

本有冲天志,飘摇湖海间。

偶然憩城郭,犹追绝追攀。

……

71.1.jpeg

丹顶鹤是我国的国鸟,是辽河口的一张娇娆的名片,是辽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指示性的标志,是故乡的自豪和骄傲。

莫道春光难揽胜,浮云过后艳阳天。

记得,那是1985年的初春,笔者回盘锦老家探亲,当时辽河口腹地只有些许小道而无路,但因从未近距离见过野生丹顶鹤而渴望目睹她的仙姿神韵心切,便厚着脸皮向老父亲求助,找理由是为了拍摄野生丹顶鹤的照片。时任盘山县委书记的父亲无奈请求县水产局协助,安排了一辆北京212吉普去了辽河口。

很是失望,尽管费尽心机,此次仍未能如愿见到丹顶鹤,但意外的收获是亲身体验了辽河口湿地刮大风的滋味。

辽河口湿地刮大风,那风任性狂野,凛冽无情。进入河口地带,眼见狂野的西北风横扫一望无际的凄凄黄色苇海,如肆虐地揪着湿地苇海的头发,不容分说一把把扯下,一撮撮抛向空中随风而去。这还不算完,大风又会扑向湿地稍高处少有的孤零的低矮树木,照着那孤单的树木一阵推揉,又似左右开弓一顿耳光过后便扬长而去,得意地吼叫着扑进辽东湾。

这时节的辽河口湿地,无不让人感同身受什么是亘古洪荒,什么是大自然的洪荒之力?无不让人感慨那树木一年年往复忍受,任由大风无情推揉的无奈折磨。也正是这种感同身受过后的感悟,笔者曾写下文章《来自辽东湾的报道一一双台子河口刮大风》,后于1980年刊发在《海洋世界》杂志。

2022年3月6日,老父亲仙逝入葬的次日,笔者再次来到了辽河口腹地的二道沟。如今这里已经有了路,尽管不是很好但终于可以称之为路了。

此行笔者在寻觅什么?在辽河口湿地保护协会二道沟工作站,远眺湿地上空偶然飞过的一对鸣叫的丹顶鹤,田继光会长憨厚地对我说:"此次你一定能如愿"。

我真的能有缘见到丹顶鹤吗?

71.2.jpeg

也许真的是一种缘分,继续前行不远,开车的微信名"氧气“的年轻姑娘把车停在了路边。她热情地对我说:“李老师,这片湿地区域是一对丹顶鹤夫妇的领地,右面的那一大片苇塘就是它们的家”,听了这话我推开车门下了车。

不知真的是缘分还是巧遇,不多时,只见一只硕大的成年丹顶鹤从苇塘方向慢慢悠悠地走了过来,惊喜中我冒然上前想接近那只鹤,只听"氧气"姑娘喊我不要靠近,并说:"距离太近它会啄你",这时才注意到这只成年鹤的长喙己不完整有断裂。"氧气"姑娘告诉我,丹顶鹤生性一夫一妻,雌雄一旦成为夫妻便终生不渝。"氧气"姑娘作为志愿者已多年,她与这对夫妻鹤已经很熟。她见证了这只成年鹤尽管长喙受伤有残,但它依然忠贞地守护着雌鹤。今天也许是我们一行人冒犯了丹顶鹤领地,或是夫妻鹤饿了,雄鹤先出来探探路,试探我们一行生人是否会有敌意?这时"氧气姑娘"自信地说:"那雌鹤一定是在后面等着。"

“氧气"姑娘随后从车上拿出早已备好的玉米喂那雄鹤,并走上前想抚摸丹顶鹤,谁知那鹤竟突然昂起头做出要啄人的架势,似乎警觉地在问"氧气",你带这几个生人来想要干什么?!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陪我同行的青岛韩老四女士会心的笑着说:"山无陵,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71-3.jpeg

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据统计约有1400多种,约占世界鸟类种数的六分之一。

丹顶鹤,学名:Grus japonensis,鹤科、鹤属的一种大型涉禽。颈、足均较长,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身高与人比肩。幼鸟头、颈棕褐色,体羽白色而缀栗色。

丹顶鹤生性一雌事一雄,安可再移天之忠贞为人类称道。正可谓:

寻水终不饮,逢林亦未栖。

别离应易老,万里两凄凄。

丹顶鹤雌雄忠贞不渝的天性,如今似乎成为一个挑战人世间爱情的传统与现代的敏感话题。“氧气"姑娘介绍:成年丹顶鹤有较强的领地意识,通常多是成双对或是家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活动时会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体或家族群活动。夜间它们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人们进入辽河口湿地若有缘遇到丹顶鹤,可以观察丹顶鹤在野外觅食,它们主要以鱼、虾、水生昆虫、软体动物、蝌蚪、沙蚕、蛤蜊、钉螺以及水生植物的茎、叶、块根、球茎和果实等为食。

说起丹顶鹤物种命名,还有一段曲折的耐人寻味的故事。

拉丁文学名Grus japonensis(中文意译“日本鹤”),是德国动物学家斯塔提乌斯·穆勒于1776年命名的。当时他在埃尔兰根教授自然科学,1773-1776年他翻译出版了林奈的名著《自然系统》,并公布了一些新命名的物种,这次被命名的生物就包括丹顶鹤。丹顶鹤自中国东北地区向南迁徙,以日本的九州、本州作为越冬之地,因此西方人便以日本为窗口,见识到丹顶鹤这种神奇和圣洁的鸟类动物,并将其命名为“日本鹤”。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期,日本本州岛的丹顶鹤灭绝了。有些动物学家认为,这个品种在日本就此灭绝,因此将它的英文俗名由"日本鹤"改为"满洲鹤",这种用法虽未被广泛接受,但"日本鹤"和"满州鹤"两个名字却一直共同存在,造成一些混乱。因此,前国际鹤类基金会主席乔治·阿奇博提出建议,将丹顶鹤的英文俗名改作丹顶鹤。尽管如此,英文世界“日本鹤”的提法依然是主流。

在谷歌搜索引擎中,以上两种称呼的搜索结果仅为其十分之一。1980年在国际鹤类学术讨论会上,针对丹顶鹤名称叫法不统一的情况,郑作新教授提出为丹顶鹤正名的意见,并在会议上得到通过。此后国际学术会议和著作文献中均沿用丹顶鹤名称。

丹顶鹤是我国的国鸟,此国鸟之誉在国人中的知名度尚有遗憾。

71-4.jpeg

丹顶鹤在我国古代就被认为是神仙的伴侣而称之为仙鹤,在名著《西游记》中太白金星的坐骑便是丹顶鹤。我国自古有“梅妻鹤子”之语,以喻其天性野逸、酷爱自然之人,而“焚琴煮鹤”则比喻对美好事物的践踏毁坏。国人素有以《松鹤图》贺寿之习俗,作为一种美好的艺术形象,将长寿之鹤(丹顶鹤寿命可达六十年)与长寿之松并列。

这里要提醒诸君友,从生态学角度来说,丹顶鹤都栖息于湿地,而湿地却无松可栖,由此可见,虽然松鹤同框是艺术化美好愿望的寄托,但体现出的只是丹顶鹤作为一种被人神化了的动物而存在。

2004年5至6月,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新闻社、新浪网联合全国20多家新闻网站举办了网上推举国鸟活动。在候选的10种鸟类中,丹顶鹤获得500万网民中64.92%的选票,遥遥领先于其它竞争者。

对丹顶鹤生活习性的了解,将会影响想亲近它的来访者与鹤的缘分,而这一点对鸟类摄影爱好者十分重要。

此次同行,走进辽河口湿地保护区,还有两位本地摄影爱好者,微信名"勤凡"和"素颜"女士。

71-5.png

也许是那只成年丹顶鹤把我们的善意传给了它们的族群,下午返程时竟然被两只丹顶鹤阻拦在了路上。见状,"氧气"姑娘随即把车停下,拿出玉米去喂那对丹顶鹤。当我们也一起下车后发现,不远处的几处苇塘附近尚有几群数量不等的鹤在悠闲地觅食。"氧气"姑娘见状,即对我们说:"你们等一下,我去拿玉米"。说完她开车返回了志愿者工作站。

在湿地上能同时遇到如此多的鹤,两位爱好摄影的女士操起相机急不可奈地奔了过去。

当我们慢慢地接近鹤群时,丹顶鹤虽然警觉却并不十分紧张,而我们也是一步步靠近、靠近、再靠近,直至到了我们认为满意的距离,拍下了一张张弥足珍贵的与丹顶鹤同框共舞的瞬间。

"氧气"姑娘返回又拿来些玉米,分给我们各自去接近喂鹤时,发现有的丹顶鹤头顶的鹤冠是灰色而不是红色。"氧气"姑娘告诉我那是一、两岁的幼鹤。闻此惊叹:一、两岁的幼鹤体高竟达一米多,而且灵活健硕。

这时"氧气"姑娘告诉我们:"这么多丹顶鹤同时出现的机会并不多,今天这么多应该是附近的丹顶鹤人工繁殖与保护站的鹤都放岀来了……"

"勤凡"和"素颜"女士尾随鹤群拍了个够,听了"氧气“姑娘的话后意犹未尽地说:"这些年来过很多次,每次来都是偶然见到远处的一对或两对丹顶鹤在很远的苇塘觅食,或是在半空中飞翔,每到这时我们都是兴奋不已的一顿拍,今天是第一次同时遇到五、六十只真是巧遇,更是缘分!"

丹顶鹤通常是成对或成家族群和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常由数个或数十个家族群结成较大的群体。有时集群多达40一50只,甚至上百只。但活动时仍在一定区域内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动。夜间多栖息于四周环水的浅滩上或苇塘边,彼此仍按家族群分散栖息,天特别冷时才会靠得很近,聚在一起。

丹顶鹤的觅食地和夜栖地一般较为固定,通常在天亮后各族群才会陆续飞去觅食地觅食,但彼此间仍然会保持一定距离,中午时分会多集中在滩边休息,不断鸣叫。晚上又陆续飞回夜栖地过夜,或留在觅食地过夜。丹顶鹤休息时常单腿站立,头转向后插于背羽间。

无论觅食或休息时,常有一只成鹤特别警觉,不断抬头四处张望,发现危险时则会发出“ko-lo-lo-”的叫声,鸣叫时头颈向上伸直仰向天空。当危险迫近时,则腾空飞翔。飞翔时头脚前后伸直,两翅鼓动缓慢起飞后,鹤群排成“一”字或“V”字形翱翔。

辽河口丹顶鹤,"绰绰神姿,婷婷仙骨,头镶一点朱砂,清霜素羽洁无瑕"。

辽河口乡恋,绝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