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在渤海海峡的外海有一座海岛,名叫刘公岛。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当甲午海战的硝烟弥漫过黄海后,刘公岛成为中国海权的生死碑!
这块碑太过沉重了,压得中华民族气喘吁吁……。
甲午海战,是日本军国主义挑起的侵略中国的一场战争,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海战的胜利,控制了制海权。甲午海战随着日军在山东半岛荣成湾的登陆,包抄威海卫与大清国北洋水师大本营刘公岛,导致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标志着甲午战争的结束。甲午战争的结果直接导致中日两国国力此消彼长,日本侵华野心进一步膨胀,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后来历次侵华战争皆肇始于此。
甲午战争,直接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界的政治格局,而这一影响直至今日仍然没有结束。
时间到了1941年,一名年仅14岁的少年考生挥笔疾书写下答卷《海军救国论》。
敢吼海军救国第一声,这少年一定是读懂了中国海权生死碑的那部大书!
刘公岛,曾是北洋水师龙旗高扬舰桅之地,也是北洋水师愤然葬身之地。然而,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却是一块悲壮之地,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块令国人扼腕痛惜的耻辱之地,对于历史来说是一本厚重的大书,读之令逝者英魂不散,令后来者怒发冲冠。 正是这块让生者永远也读不尽的沉重之地,多少年来让一代代国人不得不关注和思考中国的海权。 关注和思考海权,无疑要了解和研究中国的海洋史,要置身于广袤的蔚蓝色之中用心去深切地倾听我们祖先的脚步声、弄潮声和击水声。 想来历史上本是一片洁净而蔚蓝的中国海曾几度被搅浑了,特别是近代以来鸦片贩子、战争贩子,他们残暴地支解了中国的海洋之肌肤,蛮横地抢走了中国的海权并在中国的土地上培养了傲慢与偏见。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尽管如此,在中国18000千米海岸的万里海疆,依然闪现着国家与民族的灵光。然而。灵光过后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戚继光走了,郑成功走了,林则徐走了,邓世昌走了……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峥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锋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宋代大诗人陆游《病起书怀》中有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 万里海疆是海防的前沿地带,与海疆防御紧密相关,而海洋军事、海军、海防的崇高体现:一是崇尚武备的荣誉感;二是为祖国,为民族面对艰难困苦敢于战斗,勇于献身的神圣感;三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勇于担当的使命感。 提及海防,人们不应该忘记那似乎已经被遗忘了的西方“大炮射程论”,正是在大炮射程论的阴影里中华民族因有海无防饱受了苦难和蹂躏。 海岸、海防、海军、海疆、海权与国运紧密相连,更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 “大炮射程论”不是传说,而是曾经的关于世界海洋格局和国家海权说的经典。 “大炮射程说”是以海岸大炮射程的限度为领海宽度的学说,也叫射程距离说,是1702年荷兰法学家、国际法学理论的重要推动者宾刻舒克在其著作《海洋主权论》中所倡导的学说。他认为:“沿岸国的海域领地可达到从陆地所能控制的范围”,这在当时的年代,总的来说可以认为是最好的规则。 他还认为,作为最一般的表现方法,应该说陆上国家对海域的控制“止于武力所到之处”。这一大炮射程论得到广泛的支持,被认为是关于领海宽度的唯一有权威的规则。后来又出现了“三海里”说,但这是把大炮射程定为三海里的缘故。19世纪后半期,大炮的射程已大大超过三海里,因而“大炮射程三海里”规则随之被人们淡忘了。 显然,“大炮射程说”是早期世界上关系国家领海宽度,关系国家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的“规则”而被许多海洋国家普遍接受。 然而,在我国近代海洋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件鲜为人知的不大不小的事曾震动民国海军,一个少年敢吼中华第一声,向国人发出了醍醐灌顶之呐喊。 1941年,贵州遵义保送的一名叫刘和谦的14岁考生,参加民国海军总司令部招生入学考试。该考生的作文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个例,谈到国家生存端赖武力,进而说明海防与国防的重要,以及抗战期间民国海军沿江封锁防卫,布雷阻敌西进的功劳。全文层次分明,论点明确,结构完整,修辞与推理适切,文字亦佳。主考官民国海军陈绍宽总司令最初不相信一位年仅14岁的普通学生,在仅仅一小时内能有如此佳作。他特予其相见,再行命题《人民以服务为目的论》复考之。当刘和谦提笔作文,答卷内容至四分之一时,陈总司令即令停止,确信该生确有不凡思维与文采而大加赞赏,特批示将《海军救国论》全文刊于当年十二月号的民国《海军杂志》上。 1996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人士的鼎力协助,历时两年,终于在南京古籍图书馆找到了刘和谦当年所作的《海军救国论》一文。 附《海军救国论》全文如下: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适者生,反是者灭,已成公例矣。 世界风云日紧,战争烽火益炽,在此环境中,若能生存屹立于世界中,舍武力为何耶? 盖一国之兴衰,在观乎其军备之完陋,军备即海陆空三军防是也。今日之战争,盖由所谓平面战而转成立体战,更由所谓持久战而幻变闪电战,然此咸不可舍海军于不建,乃立奏奇功也。 夫国防之卫也,必有其领空领陆之制权,若任何一权控制于敌,则其国危矣!况战时耶?更况我临海国之中华耶? 试观今日之中华,其海防若何?沿海尽被封锁,海权操纵敌手,其故何耶?盖因中华传统不重海军,而政府之失策,与夫国民见解之错误也。 或云:“抗战久矣,海军之功何在?”此庸夫之言耳,殊不知我海军亦正担负有救国之使命耳,如沿江之封锁防卫,水雷之攻敌,此皆莫大之功者也,何谓海军之无功,而不可救国耶?此与耳食何异哉! 由是观之,海军建设,实汲汲焉刻不容缓者也!当今日也,海军盖可救国,救国亦端赖乎海军,吾人更应献身海军,建设坚韧大无畏之海防,增强海军救国力量,发挥海军救国功能,为我海军救国之先锋焉! ——民国三十年十一月考 刘和谦 取之十四岁海军新生 今日国之海洋教育与海洋强国,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