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制盐技术,是我们先人的发明,引人自豪。在中国,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
海水制盐业在我国远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说起采盐业在我国的兴起,还有源于远古的另一个传奇故事。
据说在远古时代,在渤海南岸的濒海地区居住着一个名叫“宿沙氏”的部落。这个部落以打鱼为生。在这个部落中有个最能干、最聪明的人,名叫“宿沙瞿子”。一天他用瓦罐提了半罐海水放在草棚前,准备冲脚。谁知因忙别的事把冲脚的事忘了。过了六七天,发现瓦罐中的海水干了,瓦罐内留下一层白色的粉状物。当时他刚好捕到一条鱼,他便用手把白粉抹在了鱼身上,没想到抹了“白粉”的鱼特别好吃。于是他便想到,如果用火煮海水制成盐,不就可以天天食用了吗?然后,他用罐子提了海水架在火上煮了起来,没过多久,他便煮出了粉未。他把粉未分给部落的人,随后其他人也像他一样煮起粉未来,这粉未就是海盐之始,之后海水煮盐便兴起了。后人为纪念他,建庙祭祀并把他称为“盐祖”。 宿沙瞿子是否真正存在,目前也未有确切的历史结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国的制盐业历史十分悠久。最早的盐来自大海即称为“海盐”。接着又有了池盐、井盐、岩盐等。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在他所著的《天工开物》中,对盐的制作工艺做了详细说明。他在书中记载:海水本身含有盐质,海边地势高和地势低的地方都能产生盐。 同为海盐,制取的方法却不尽相同。一种方法是:在潮水漫不上来的高岸地种盐。各种盐户自有一定的地段界限,互不相侵。预计明天天晴无雨,今天就把稻草、麦杆灰和芦、茅灰撒在地界内的土地上,约撒一寸左右,并将之摊匀压平。第二天早晨大雾时,盐就像茅草一样在灰下长出来。雾散天晴后,到中午时就可将灰和盐扫起,拿于洗淋煎熬,就得到了需要的盐。 另一种方法是:在海潮涌没的地方,预先挖一个深坑,然后在坑上横架木杆,上铺草席,草席上铺沙子。当海潮没顶冲过时,卤气便通过沙子渗到坑中,然后撤去草席和沙子,用灯在炕里照,当卤气把灯火熄灭,就可取出卤水煎炼。 这两种方法只能在晴天时制盐,如果遇连阴雨天,就出现了“盐荒”。 在滩场制盐用的是大晒盐,它不用煎炼,扫起来即可食用。除此而外,利用顺风海水漂来的海藻草煎炼出来的盐叫蓬盐。 煎盐和洗盐方法是挖两个坑(一深一浅),用竹竿等横架坑上,上铺苇席,将扫来的盐料铺于席上,并堆成堤坝形,中间用海水灌沐,卤水便渗入浅坑。深坑接受浅坑灌淋出的卤水,然后取出放入锅里煎炼。 用卤水熬盐如不结晶,可将皂角捣碎,与粟米糠混合,当水沸时倒入搅匀即可。 我们的先人发现了海水可以煮盐,之后衍生了其制盐技术并得到了逐步完善而传于后世。此外,对于池盐、井盐、岩盐《天工开物》制盐中一节也有记载。 山西运城池盐 池盐: 池盐产地有宁夏和山西解池,现在产地远远不止这两处。 春天是引水种盐的最好时机,晚了水就会变红。待夏秋之交,南风一吹,一夜便可结成盐粒。这种盐称为“颗盐”,即古书中的“大盐”。由海水煎炼的盐较细碎,而盐池形成的盐颗粒较大,所以冠以“大盐”的称号。 四川井盐 井盐: 四川离河不远的石山上,多可以凿井取盐。井口不过几寸,而井深却在100米以上。凿掘这种井费用高,难度大。一般凿掘浅井需一个多月,深井要半年以上才能掘完。待盐井凿到卤水层后,找一根一丈多长的好竹杆,把中间全部凿通,只保留最底下一节,在节上按上阀门,再用粗绳将装有阀门的竹子沉入井中,就可以汲满卤水了。卤水一提上来,立即倒入锅里煎炼,卤水很快就能结成盐。 岩盐 岩盐: 陕西阶州(今甘肃武都、康县等)和风县等地,盛产岩盐。在当地的岩洞中,附着一层盐,直接刮取即可食用并不需要煎炼。 宋应星对岩盐的记载不是最早,最早见于史书《北史·西域传》中,书载高昌出红盐和白盐。尽管如此,宋应星的记述在科学技术史上还是极有价值的,它至少让后人了解了更多的岩盐产地。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