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53说:海盐史话之三:海水煮盐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1245 日期: 2022-01-07

天苍苍,野茫茫,天长地老,亘古洪荒。

话说很久很久以前,一些动物先于人类来到大海岸边,饥渴时它们尝试饮食海水,但味觉让这些动物感到海水虽是生命之源,但并不是延续生命之水。

之后,又有动物为了觅食走进了沿海滩涂,嗅觉让这些动物有了新的发现,它们发现滩涂盐碱地上白色的渍粉在阳光的照射下会散发出一种异样的气味,正是这气味让动物先知先觉,不时进入盐碱地里去尝试舔食那些白色的渍粉,这白色的渍粉就是生命之力一一海盐。

后来居住在海边的先民发现,当捕获的猎物在烤熟将食用时,无意掉落在地上的食物被沾上了白色的渍粉,捡拾起来食用味道有了明显变化而味美可口。为此联想到动物舔食的白色渍粉受到启示,实践证明吃了白渍同样会让人精神焕发和强壮有力,这盐碱地表面的白渍就是后来被称为的地盐。先民们在发现了盐的同时还发现了盐的作用,并成为日后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食物。

盐,人食用后中国便有了"宁可食无肉,不可食无盐"之说,因此"盐"被列为百味之首,也被称之为百味之王。

日久,在我国沿海主要是在渤海南岸的山东莱州湾畔地区的民间,传统习俗便有了供奉"厨神"的习俗,这厨神即是百味之王的"盐神"一一詹王。

53.webp

何以会有詹王?

相传,詹王是1400年前隋文帝的御厨。一天隋文帝吃了美味还嫌不够好,烦躁时把做饭的御厨传来问道:"什么东西最好吃"?御厨回答说:"盐"。

听御厨此言,隋文帝大怒,并以戏君之罪把御厨杀了,从此御厨们做菜都不敢再放盐了。

此后隋文帝吃菜再也没有滋味了,其间只有一道菜略有一点味道,随即又传来做菜的御厨问缘由,那御厨不敢再说放了盐的事,只能战战兢兢地回答说:"只是放了一点酱"。世人皆知,无盐不成酱,酱无盐不香,听了御厨的回答隋文帝顿时醒悟了,于是便追封被杀的那个詹姓御厨为詹王,此后民间百姓便有了供奉盐神"詹王"的习俗延续至今。

对于海盐的历史,相传源于上古时代的炎帝时期,始于隶属于他所居住的山东半岛的部落夙沙氏。

《中国盐政史》谓:"世界盐业莫先于中国,中国盐业发源最古在昔神农时代的夙沙氏初作煮海为盐,号称`盐宗`。夙沙氏的传说自战国、汉、唐至宋流传很普遍。古籍《世本》书记有"夙沙氏煮海为盐"、"宿沙氏开始煮海为盐"的字句。夙沙氏(即夙沙氏)是什么人?一种说法是"黄帝臣",一种说法是炎帝的诸侯,一种说法是"夙沙瞿子"。《吕氏春秋、用民篇》载:"夙沙氏之民,自攻其君而归神农",神农即炎帝。

据史料记载,宋代以前海水煮盐均采用煎炼,刮土淋卤,取卤燃薪熬盐之法。其海盐锅煎之法和用具历经元、明、清各代交替,但并无明显差异,至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海盐才采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从而结束了煎盐的历史。海盐晒制初始于北宋,成熟于清未,海盐各产区大都改用了晒制法,技术逐渐完善,之前海岸上建造的燃烧了几千年的烧锅煎盐设施自然成为了历史逐渐淡出了后世人的视野。

人类食盐的历史已有万年,考证海盐其源流,无疑是沿海先民在实践中发现并开创了煮海水为盐的历史,其久远的海水晒盐技术源于海水煮盐,之后借助太阳的作用晒海水为盐。这一技术的完善与成熟过程绝不可小觑,它蕴涵着丰富的海洋与海水、天文、化学等多学科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先民们的聪颖与智慧。

食盐,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即著于齐地的莱州湾濒海地区(今山东潍坊滨海一带)。书中明确记载:"作盐水,令极咸。于盐水洗菜,即内雍中",这是历史上对食用盐最早的具体诠释。

先民的智慧,开创了我国古代海水煮盐的先河,并演绎了海水晒盐的辉煌。

山东潍坊滨海地处渤海莱州湾南畔,其历史和悠久的盐文化,昭示了该地历朝历代均为我国的海盐中心,当是世界海盐业的摇篮之地、中国海盐之都。‘

我国海水煮盐历史悠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海盐晒制技术发祥地,山东潍坊滨海可以说是海盐文化的开篇之地,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全国重要的原盐产与销的基地。因此,说潍坊的文化及历史必追溯到潍坊滨海地区的海盐,而其在历史上对海盐的发现,当属最早闻名的夙沙氏煮海为盐的记载。

相传远古时候,原始的夙沙氏部落主要活动在山东沿海一带。这个部落里有个人名叫瞿子,他聪明能干,膂力过人,善使一条用绳子结的网,每次外出捕猎,都能捕获到很多的禽兽鱼鳖。

一天,瞿子在海边煮鱼充饥,他和往常一样提着缶从海里打半缶海水上岸放在火上烧,突然一头野猪从眼前飞奔而过,瞿子见后即弃煮水缶拔腿而追,已顾不得火上正在烧的海水,等他扛着被射杀的野猪回来,见缶里的海水已经熬干,缶底留下的是一层白色的渍粉,如同盐碱地表面自然浸润出的白色渍粉。他用手指沾渍粉放到嘴里尝试,这渍粉味道又咸又鲜。随后瞿子就用这白色的渍粉就着烤熟的猎肉吃了起来,那白色的渍粉便是从海水中熬出来的盐。

夙沙氏和传说中洪荒时期的炎帝部落有着密切的关系,夙沙部落长期与大海为邻,不仅首创了煮海为盐,而且大约在商、周之际就已在当地推广和普及用海水煮盐的方法了。近年来伴随着古代盐业遗址在山东潍坊滨海的发掘,种种迹象表明一代“盐宗”夙沙氏煮海为盐的历史事件就发生在渔盐文化历史悠久的潍坊滨海地区。

翻阅历史,潍坊制盐历史最早有记载的可追溯到夏朝。据《尚书?禹贡》在介绍九州时记载:"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厥土白坟,海滨广斥。厥田惟上下,厥赋中上。厥贡盐絺,海物惟错",意思是渤海和泰山之间是青州。嵎夷治理好以后,潍水和淄水也已经疏通了。这里的土又白又肥,海边有一片广大的盐碱地。这里的田是第三等,赋税是第四等。这里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海产品也亦多种多样。这说明在距今4100多年前的夏朝初期,山东潍坊生产的海盐已成为进献朝廷的贡品。

近年文物普查在该滨海区己发现4处由100余个古代盐业遗址组成的大规模盐业遗址群。其中龙山文化遗址面积在1万平方米左右,所见陶器有黑陶罐、杯、盆等。这说明早在4000多年以前的夏代,这里就已经大规模生产海盐了。

潍坊滨海自古亦是渔获重地,这里拥有广阔的海域和绵长的海岸线,境内有多条河流过境入海。据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在潍坊沿海聚居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从事渔猎生产。

千百年来,潍坊滨海地区渔盐重镇的地位始终未变,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和地域文化。

潍坊滨海地区奉祀盐神和龙王活动由来已久。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日是当地传统的民俗节日盐神节,拜祭盐神和龙王,以求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渔盐丰收。

管仲是春秋时期颍上人,他被齐桓公任命为卿后在齐国大胆改革,特别是利用官府力量发展盐铁业,使齐国逐步繁荣壮大,为日后在战国时位居七雄之首奠定了基础。盐业的发展、国家的强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齐国滨海一代的盐民们对他感恩敬崇。管仲去世后被尊为“盐神”,并用各种方式祭祀供奉。

元朝时期,伴随渔盐业的发展,群众沿海祭祀文化空前繁荣,古往来之滨海渔盐产业富甲一方。潍坊滨海濒临渤海南岸,潮间滩地广阔平坦,自古就有发展盐业的资源和条件,是世界上最早生产海盐之地。自夏商至今,潍坊滨海是历朝历代的盐业中心、经济重镇。

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当时的齐国是“负海泻卤,少五谷人民寡”的蛮荒之地。在这里,姜太公显示出自己卓越的治国智慧。他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傍海的自然条件,开发沿海渔盐资源,发展工商业,使人们安居乐业。

公元前685年,春秋时期齐国的第十五位国君桓公登上王位。那时,齐国国政正处于崩溃的边沿,内斗频繁、社会混乱、经济萎靡。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开放,巧用渔盐之利,终于实现了富国强兵,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充当盟主的诸侯,也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首。管仲认为“国无盐则肿” “守国之国,用盐独甚” 。他执政之后,“通齐国渔盐于东莱,使关市讥而不征,以为诸侯利,诸侯称广焉”。从而促使齐国成为首屈一指的东方强国,不仅推动了经济繁荣,而且促成了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燕国入主中原,建都山东青州广固城,在今潍坊滨海地区发展盐业,以广军用。元朝时期,朝廷在潍坊沿海地区设置了固堤场、官台场,潍坊盐业经济和文化实现的一度繁荣,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子街道固堤场村建设了报恩寺、火神庙、关帝庙、鼓楼等古迹名胜,成为潍坊海盐历史的文化符号和地区繁荣的标志。

近代至现代我国有天津长芦、台湾布袋和海南莺歌海三大著名海盐盐场。其中长芦盐场最大,海盐年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主要分布在天津与河北的乐亭、滦南、唐海、塘沽、黄骅、海兴等县区内。

此外在北方地区还有山东、辽宁辽东湾、江苏苏北三大盐区。山东盐区的莱州湾、胶州湾、石岛湾等地盛产食盐,至清代已形成永利(沾化)、五家冈(广饶)、西由(掖县)、石河(胶州)、涛雒(日照)八大盐场。至现代山东盐区有潍坊羊口、青岛东风、莱州、掖县、寿光莱央子、卫东、惠民埕口等盐场,其中羊口盐场最大。

辽宁辽东湾盐区又称东北盐场,主要有复州湾、营口、金州、锦州和旅顺五大盐场。

淮盐产区,因淮河横贯江苏而得名江苏盐场,分布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阴、南通4市的13个县、区。

 ……

人生浪迹苍海,时常海水湿身;忽一日心潮湃,口尝海水一勺;苦涩咸腥梗喉,小考海盐始未。

赞盐之力:盐曰咸鹾兮,古今多魅力。上能资善郡国,下可惠兆民意。生命难缺,佳肴增奇。化工之母,农饲壮肥。社稷命脉,由以是起。

叹盐之奇:中国盐乡,渊源最古;亿万斯年,碧波深邃;沧海桑田,混沌初始。

朝盐之神:翕然于造化,自变而穷,且其为水也,有上善之称,其化为盐也,有美玉之崇。

壮哉:沧海桑田覆为水。

宏哉:人类文明由盐肇始。

雄哉:烈祖烈宗铸造辉煌。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