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知识者,一定是文者吗?否!
人海合一,需要人文意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
作为海洋业者,可以说应该是科学知识与文化的统一论者。
这不是故事,是笔者与一块石头的际遇。
她,是大海海底深处的一块石头,静静地在海底深处的某一个角落沉睡了亿万年。显然,她的根是海底地壳;她的母亲是神秘冰冷的海底世界;她的生命是科学的未解之谜。
曾几何时,依偎着母亲温暖的怀抱,仆伏在母亲宽厚坚实的背膀,是那样的温润,踏实。曾几何时,多少个日月往复,多少次沧海桑田,疾风、骤雨、地动、山摇,无坚不摧的地质营力,把她从母亲的怀中剥离而沉寂于地球众生之中。
这只是一块黑色小小的的海底玄武岩,她虽有万般不舍,然而岩石的坚强,海水的品格早已注入她的血脉。她将开启属于自己的征程,去迎接未来的呼唤。 她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与另一个生命际遇,那是一个海底生物,学名叫黑珊瑚,讨海的“愚人”叫她海树。 她与海水相互推揉,与暗流抗击,一路走来,伤痕累累,栉风沐浪,饱经沧桑。坚韧致密的岩石躯体,被磨去了棱角而始终不被待见。 终于有一天,一只微小的珊瑚虫在生命即将结束之前,匍匐到她冰冷的躯体上永远的睡去了。之后,引来更多生命最后一刻的同伴聚集,成就了另一种生命的固化一一珊瑚。 他们融为了一体。 我与这固化的新生命际遇实属偶然。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在舟山群岛的一个小渔港,遇到了一位老者是一个有心人,他拿给我这个固化了的生命体。其玄武岩形似浮于海面的鲸鱼,喘息之间头上喷出了高高的水柱悠然在海天之间。 甚是喜欢,老者不易,我给了他300元钱收藏了。 一块小小的海底石,也许冥顽不化,或许是石中精华?正所谓平凡与伟大,普通与卓越,可能天差地别。然而,许多时候,正是平凡中蕴含着不平凡,不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知识成就了文化,文化是科学及知识的土壤。 那么,什么是知识? 知识是符合文明方向的,是人类对物质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结果总和。 知识,没有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界定。但知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于实用性,以能否让人类创造新物质,得到力量和权力等等为考量。知识的概念是哲学认识论领域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 有一个经典的定义来自于柏拉图:一条陈述能称得上是知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一定是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而且是被人们相信的。这也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区分标准。由此看来,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有关于知识的悖论是:知识如果不能改变行为,就没有用处;但是知识一旦改变了行为,知识本身就立刻失去意义——《未来简史》。 “现代科学是在文艺复兴中产生的,科学和艺术的共同点,都是创造思维、创新冲动。令人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中文理分家,科学与文化中间存在断层,而断层的牺牲品就是创新!” 什么是人文素养? 显然。这是一个科学,文化与海洋紧密关联的话题。 毫无疑问,科学就是文化,科学与文化相通,而科学创新一定要有文化元素,文化是科学产生的土壤,所以说科学与文化二者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科学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现代科学产生在欧洲,而不在中国? 汪品先院士在一次大学生讲座上如下说:从最接近智人的尼安特人的消亡谈起,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学生亚里士多德为真理而“抬杠”,再到讨论阿拉伯数字“0”的美,分析达芬奇和唐伯虎两位同时代画家的差别……汪品先将中外科学故事娓娓道来,通过兼具幽默和学理性的语言讲了一个道理:科学是从文化的土壤里长出来的,二者密不可分。“科学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但是科学的产生并不是应用驱动的结果,而是作为一种文化追求。”汪品先强调,古文明产生以来的几千年里, “文”“理”同源不可分割,科学的发展离不开艺术文化的肥沃土壤。 科学与文化艺术脱节、断层,牺牲品就是创新,汪品先院士感慨:“源于古希腊的西方科学与源于古代中国的东方科学是两列火车,公元前2世纪至16世纪,后者是超过前者的。可惜到了明朝,前者实现了超越。” …… 这番话令人费解感慨,一位大三学生写下感言:“跨越语言的壁垒并不难,难的是以虚怀若谷的心态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持之以恒地学习。” 汪品先院士强调的另一个要点是:学习绝不是盲目照搬。简单的“拿来主义”,会带来新的问题。在如今的科研圈,英语独大,汉语的地位却日渐式微。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