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3说:闯海欲速则不达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1003 日期: 2021-03-31

 我们今天讲科学,而不倡导科学担当,这显然有失偏颇,有失社会责任。因为科学担当是一种不懈的对自然世界的探索和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贡献。


海洋科学,六合茫茫,至大无外;余怀渺渺,知也无涯。海洋科学在经历着探索、发现、创造、新认知、再发现、再创造的往复而不断进步。这种往复如同潮汐现象,非一朝一夕所能竟其功,非一人一己所能解其蕴。需多历年所,初心不改,勇于担当,前赴后继,人杰辈出,代有惊人之发现,进而认识自然,促进人文。


今天我们倡导科学,崇尚科学,但对于海洋科学而言(包括海洋科普、研学教育),应该倡导的究竟什么是科学,崇尚什么样的科学?


这本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然而,当我们直面现状不无遗憾的会让人感到费解。在科学至上大行其道时,是乎让人觉得现实社会唯科学独尊,而人文科学不是科学。因此,"权威论坛"、"大师讲座"、"经济效应"等学术活动五彩纷呈,接踵而来,一时间使海洋业界呈现出一派空前的繁荣让人目不暇接。面对如此盛况纷呈,不禁让人疑问:难道如此热闹就没有一点伪科学、伪知识精英炒作之嫌吗?难道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真的已领先世界可以指点江山了吗?难道建设海洋强国指日可待了吗?但令人奇怪的是对海洋业界如此众多"高大上“的"一派繁荣"为什么没有一点科学的理性怀疑或批判的声音?!


毫无疑问,崇尚科学首先是要崇尚科学精神与科学担当,同时不可或缺倡导海洋人文精神,沉淀海洋文化,让受众者在接受科学知识的同时,逐步培养科学担当精神,提高科学意识,树立文化自信,以利于全面提高民族海洋素养,是海洋事业发展理应担负的责任。


什么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科学实现其社会文化职能的重要形式,是科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自然科学发展所形成的优良传统、认知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不承认终极真理,主张科学的自由探索,在真理面前一律平等,不迷信权威,提倡怀疑、批判,不断创新进取的精神。


一个海洋国家和民族的海洋文明程度,不仅仅在于海洋科学与技术的先进与落后,同时还在于文化的自信,这关系到受众者素养的全面提升,特别是关系到海洋事业处于弱势地位时国家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尊严。


民族的尊严与文化自信有关,科学的书者和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表现出来的严谨态度和负责的精神;传播科学的维度、史学的深度、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能让每一个受众都能感受到来自科学和文化应该体现出的科学成就与人文关怀才是社会前行的原动力。


又如今天我们强调生态,不应该是唯生态而生态,而是在人类目前生存条件下论生态。试问,如果原始的生态没有人类仅是亘古洪荒,将失去文明的价值和意义。同样,一项事业必然要拥有从业者去开拓与奋斗,进而产生经济、社会与人文价值,而正是人文价值的积累沉淀了文化。如果把原始与现代,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对立起来,甚至是在强调科学时完全漠视人文关怀,是不是也等于否认从业者自身的存在,或者说是从业者自己不是人了呢?


一个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事业,才会让人对其充满信心,进而吸引和激发事业的后来者义无反顾地选择和投身伟大的事业,并心甘情愿地为之付出和奋斗。


目睹今日之海洋业界现状,怎不让人有些忧心忡忡?


近日看到一篇题为"别吹上天,莫贬入地!中国科技的真实实力"一文,引起人们的热切关注,让人们多了些冷静和理性的思考,这一思考对于海洋事业同样具有启示作用。


文章说:"对中国科技实力的评价,一向是个热门话题。最近这个话题的热度更是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


文章认为:许多人认识到了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不是所有东西都可以买到,认识到了自主创新是国家的根本,这些是正面的效应。


同时,文章指出:"不过,也有不少错误的想法和做法还很流行。


一种常见的错误是胡乱吹捧中国的实力,动不动就谁谁震惊,谁谁慌了。


另一种常见的错误是反过来,把中国说得巨弱无比,认为所有讲中国成就的都是假的。在这些人看来,“中国以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越美国,那是假象”。我们不妨把这类文章称为“神话体”。还有目前有些人的一个误区,就是看到中国强的地方,就极度兴奋被称为"震惊体"。


吹上天的“震惊体”和贬入地的“神话体”,不管主观愿望如何,无不让人质疑其"捧杀"或棒杀"背后是否存有祸心,而误导公众与社会的恶果更是无法让人们原谅!


也许善良者会简单地认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但我们是否认真和理性地想过,虽然是不同的观点,而真正的区别不在于是捧还是贬,而在于今天对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否实事求是。


由此,我们该如何正视我们今天的海洋科技进步与文化传承呢?


一个观点不会因为它是褒就自动正确,也不会因为实事求是而正确。正视今天海洋科学与技术进步的宣传,说贬还谈不上,因为还不具有被贬的资格;说吹其倾向倒是存在!


不是吗?如今只要一涉及到海洋科技方面的话题,什么可燃冰、南北极、潜入深海、大洋科考、大国重器、海洋微塑料污染等等新成果、新发现就会接踵而至,还会捷报频传。对于今天海洋业界项目重复,同质化泛滥的势头,加之膨胀式或有些过度的宣传,实事求是地讲难脱嘚瑟的嫌疑?为此,在建设海洋强国的大势下,不能不警惕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倾向,那么今日之现状果真如其所云吗?


看到和听到今天的海洋业界如此喧嚣与轻浮,不由让笔者缅怀(绝不是怀旧)曾采访过的老一辈海洋科学家们的宗师风范,以及亲耳聆听过的他们生前的教诲。

图片

 1975年,著名海洋生物学家、我国藻类学奠基人之一的曾呈奎教授,66岁时率队对西沙群岛进行海洋生物科学考察;1980年,72岁高龄的曾老率队二进西沙群岛实地考察40天。


著名物理海洋学家、海洋教育家赫崇本教授在那特殊的年代,1964一1965年以年近60岁之躯身体力行,历时两年为建造海洋调查教学船"东方红"号,从立项、图纸设计到开工建造长时间四处奔波,吃住在船厂监造至船建造完工出厂。


上世纪70年代未,著名物理学家、大气电学家、水声事业奠基人汪德昭教授70岁时仍上船出海,现场指导海上水声实验。


著名海洋工程专家侯国本,心系海洋工程发展和港口建设,不计名利敢吼天下第一声,其胆识与气魄无不令人敬佩。


还有老一辈科学家童第周、张玺、朱树屏、束星北、毛汉礼、唐世凤、方宗熙、刘瑞玉、吴宝铃、文圣常……。实难忘曾亲见亲历诸前辈先生们的高风亮节,师德风范长存。正是关山苍苍,海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前世之师,后世不忘。


而如今一艘调查船出了一趟远海便冠以首次环球……;一次远洋科考便有诸多重大发现,成果颇丰……,堂而皇之不避哗众取宠,好大喜功之嫌。海洋出版同样难免跟风之嫌,诸如海洋经济、海洋权益、海洋科技、海洋水族馆、海洋生物、走向深海等切块式的破碎化出版物也大行其道。其实,船复一船,次复一次本是今日之海洋科学例行海上实践活动的重复而已,无须虚张声势,忽悠成大有海破天惊之举?!浩瀚苍海,你没见过并不等于别人也没见过,别人没见过也并不等于你见了就一定是科学发现?1958年,老一辈海洋人租用小渔船开展了全国海洋大普查,填补了中国海洋史上大规模调查的空白,却从未见彪榜过首次或是如何有新发现?而是他们喊出的"宁可倒在绞车旁,绝不躺在床铺上"的心声,铸就了老一辈海洋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创业精神,开创了全面发展新中国海洋事业的先河,张扬了实干、苦干、巧干的艰苦奋斗的真实和拼搏的荣耀。


应该警醒,只有在客观地认识现实的基础上,才能根据现实而不仅是想象来主观臆造、跟风、功利来决策海洋科研的方向。而是要坚定理性科学立场与担当,客观认识现实的落后与挑战,强化科学思维,提高科学素养,注重培育和树立面向未来的科学理论观点,跟踪世界海洋科学前沿,立足现实研究存在的急待解决的科学难题以造福社会,贡献于人类文明,而不是哗众取宠,利欲熏心,招摇过市以至招来"暴发户"之讥。


如此说一定会刺痛一些"专家",但想提醒和奉劝痛者先稍安勿躁,抽时间找点空闲回家或回母校去请教请教父母或老师,在共和国最艰难困苦的年代,他们是怎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创业?是怎样挺起了新中国海洋事业的脊梁?然后扪心自问:你追求的尖端是否夹杂了些许功利色彩?谁也不会反对中华民族全面走向海洋,建设海洋强国是历史的必然,但让人困惑的是都一窝蜂地去挑战"高大上"的尖端海洋科研项目时,眼前的赤潮灾害还在发生,从20多年前的少发到后来的频发,一连多年喊"狼来啦“,而今似乎己见怪不怪,习似为常了。为此不禁想问,是赤潮灾害消忘了,还是灾害防治己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还有始于2008年夏天的黄海浒苔灾害,整整十年啦,为什么这“绿色的狼"仍然年年夏天还来?当夏季面对大海的蓝色变成绿色时,是否应该到现场去耐心倾听老百姓的质疑:"专家们都干啥去了"?!


科学追求理性的真理,技术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现代技术依然是人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文化将死,然后加诛,当有"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海洋人要培养和拥有一种良好的文化素养,坚持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切勿忘乎所以,自以为是,而后才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自信和担当,结论必然是科学依赖文化,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必然有不同的科学。


最后想说:文化素养的培养表达的不只是欲望,更重要的是亲历沧海横流的务实和同舟共济、共赴生死的科学的海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