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1说:为什么要写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1118 日期: 2021-03-12

"文化"一词,中文的原意为"人文化成",来自《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语,其意义在于鼓励人们发挥人文素养,提升道德精神,发扬光大创造性,并进而以人文的成就来教导民众,转化市俗,使成为有文明而尊重人性的社会。最早把"人文化成"转为"文化"一词的是汉代的刘向,他在《说宛》一书中有一句话,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其指出了教化的意义。


现代人类学的兴起,对文化的界定及其研究有更明确的展现。人类学家所说和所探讨的文化是指人类共同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所有产物,这些创造出来的产物,不但包括人们所用的工具、社会生活所赖以维持的典章制度、精神生活的种种艺术产品,同时也包括创造过程中诸多人类心智活动的历程。因此人类学家研究文化不仅探讨文化的出现与原始、文化的积累与传播、文化的拓展与丰富,同时更重要的是比研究不同的民族在各自创造自己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借人文活动的拓展使其成员更具人文的素养,使其群体更具道德精神,使其艺术创造更具丰富的意义。


海洋文化亦是如此,文化是昨天故事的积累,今天故事的沉淀,明天故事的延续。讲好昨天的故事可以启迪今天,今天的故事可以留给明天,明天的故事可以传承未来。


讲故事之初有两种方式,一是口口相传,二是文字传承。当然,还有今天的眼花缭乱。       

一、我为什么要写?


为了讲好海洋故事。


今天我国海洋事业的发展,要求我们文化关注的角度已从传统对自然的书写转变到主体人格化的存在。因为无论是诗歌、绘画、文学等传统的对自然之物本身关注的隐喻、象征、意境等文化表达方式需要转变为,要把自然和人当作同等的生命体对待。


我们都知道保护海洋环境,尊重自然海洋。但自然海洋是什么?自然对于陆地来说是一花一草,对于海洋来说首先是海水中的动植物物种。首先海洋植物物种是什么?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产床,这一点很多人尚不很清楚。真正尊重自然海洋需要从认识、爱护自然海洋的物种开始。如果仅知道和认识几种鱼虾蟹贝而不知海洋植物,不知海洋植物和动物是两种生命的共同体存在,就很难提升真正爱护海洋环境和保护自然海洋的意识。那么"自然"是什么?毫无疑问自然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作为一个海洋写作的文者,如果不关心海洋植物而仅去关心海洋动物,便匆忙地给它一个象征就动笔去写,这样的写法只会割断海洋植物与其动物物种间相互依存的生态关系,其作品叙述与描写的并不是真实的海洋。作品是给社会人看的,不可孤芳自赏,因此其作品无论是格式、文法、内容都不可有误导公众之嫌。


海洋写作,我关注营造事物的意境,先不呈现事物本身,所以首先要么是象征,要么是隐喻,要么是意境,但终极关注的一定是事物本身生命的论点,这好比写论文,可先写论据后有论点,也可先有论点后写论据。


二、为自然海洋与人文海洋写作。


写作是文者平时生活状态的呈现,这与其自身生活方式有关,笔者比较关注文学作品之外自然海洋的物理、化学、地质、生物等多学科科学性质与结构间的关系,并提升至生态学、物理学、环境学、植物学、动物学、化学、地质学等知识层面的认知。这些知识与认知的不断地积累,如此便会慢慢地自动生成自我海洋文化与写作的知识系统。


2018年春节前,大连破获非法猎捕渤海斑海豹案件触动我打破科普写作的常规,从文化的角度透视斑海豹,连续写了《 斑海豹在呻吟 》、《善哉:海冰,哀哉、斑海豹》、《斑海豹、精灵乎?幽灵乎?》、《斑海豹"狗剩"的三鞠躬》和《海洋馆一一动物的失乐园》五篇文章,经中国海洋学会推送在业内竟然风平浪静,而在业外却风高浪急,引起野生动物保护组织与人士的热切关注,普遍赞其文天性使然,阳春白雪,情真意切;下里巴人,海洋文章,通俗易懂。

目前海洋面临的环境问题己直接关系到海洋生态,我们时常说到全民族海洋意识问题,这不能不说与我们海洋工作的社会与文化责任有关,由于海洋文化意识的薄弱和海洋文学短失的梗阻,导致海洋的社会认知度低而作用到了国民个人的行为与方式方面。


这里我想讲一下吃海鲜与吃猪头肉的对比后的文化思考,以引导读者关注海洋,认知海洋。


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说起猪头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咋个吃法不用谁去教。而吃海鲜却不尽然,比如吃虾南北方就差异很大。在海南、广州地区的各大小饭店,售卖的海虾多标有虾种的名称示人,甚至有的还标明产地让消费者吃个明白。然而在北方的城市多是统称虾,十分少见标明海虾身份名称,依此是否不难看出南方人是在吃虾,而北方人是在瞎(虾)吃呢?基于这些思考过后,早年曾写过一篇杂文"吃海鲜想起了猪头肉"刊于报端。


近几年,笔者在关注自然海洋(包括科技)写作的同时,更会融入文化元素与其中,力求尽一己之力能通过文化(文学)性作品,探索以讲故事的形式普及自然海洋与人文海洋知识与内涵,激发人们广泛的兴趣,呼吁人们知海、亲海、爱海并有所行动。


建设海洋强国,不只是口号,而是全民族的行动,走向海洋不仅仅是某一个地域,某一行业,某一部分人群,而是中华民族全面走向海洋!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留给我们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