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92说:海水物语之一百零二:海洋文化的主体性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101 日期: 2024-11-08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延伸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实践,关键是要求既要具有鲜明的世界性海洋文化特征,又要创造一种既体现我国海洋文化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海洋文化的个性。

海洋文化如何才能既是中国的,又是现代的,这曾经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庄子·内篇·人间世》曰: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这话提醒我们,从古至今有智慧之人,都是先让自己拥有立足之地,然后再去帮助他人。对此道理孟子感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先安顿好自己,才能去照顾别人,如果自身难保,又如何有能力去帮扶别人呢?而此能亲济天下的善举一定是源于民族自身主体性文化的自信与自觉!

回顾我国海洋文化发展历程可以看到,19世纪后期我国国门被打开,中华文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遭此境遇,于是西学东渐、变法图强,中国逐渐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因此,长期以来学术界有一个流行的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在西方的影响下形成的。这直接影响了我国海洋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在这一语境中是否存在一种现代的中国海洋文化性成为问题的聚焦点呢?

我们无法否认,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海洋文化研究中一直存在很久了的一种现象,就是把海洋文化研究与实践是分开的,导致重海洋文化学院式研究,而忽视海洋文化实践式研究,使研究与实践长期不能同轨同步进行与发展。因此,在很长的时间里直至今天,海洋文化社会实践研究被长时间边缘化,而从事实践研究的主要是新闻记者和基层的文化工作者,而使海洋文化社会实践化并不进入学术圈。比如,直到今天国内海洋部门和单位,尽管也是在从事海洋业务工作的时候也是把海洋文化时常挂在嘴上,但对海洋业务与文化的关系是难以厘的清楚的,在各级领导的心目中海洋文化可有可无,甚至是不存在的。

对于一般性了解或认识中国海洋文化的人来说,由于个体始终是以陆地为岸基,无可避免的无法完全把陆与海分开,或完全无法摆脱陆上思维的影响及根深蒂固的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思维基因的趋使而忽视或从根本上淡忘了海洋文化的特征是在特定的海洋环境中,经过长时间个体从业者在思想与精神引领下的行为汇集、积累、沉淀而形成的文化。

如果忽视或离开海洋环境用黄土文化的思维逻辑和方式去思考海洋文化,或是在陆上坐而论道海洋文化是难解其真谛的?!

目前,这是国内海洋文化研究实践存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文化业态,并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长期的影响并作用于海洋文化的学院式研究和实践性研究与实践。因此,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学院式研究,还是实践性研究在其研究过程中始终都不能忽视或忘记海洋特殊环境是提供海洋文化研究的原动力。

以无法摆脱的受黄土文化束缚的思维方式去研究海洋文化,无论是那一种研究方式都是一个致命的缺陷,其影响过程不是包容而是同化,因为长期由此将会动摇海洋文化的主体性。

当前,在国内构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文化背景下,尽管依然有吸收外来的和传统文化元素的多种需求,但在现代学科划分、现代学术整体性要求的基础上,自身海洋文化的主体性仍然是基础的基础,而海洋人是这基础的根本。

为什么如此说,因为目前在海洋自然科学和海洋人文学科中,尤其是在一些人文学科中,这种主体性要求更为明显,固步自封或崇洋媚外都是不可取的。

对于海洋文化研究和发展,我们是否应思考该如何经过从“猎鉴”,经“实践”,再到“创新”的研究与实践发展过程?这里说的"借鉴",是指借鉴传统文化研究经验,嫁接给海洋文化实践研究而取得成功经验以指导现实的海洋文化发展。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这一方式是行之有效的,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很好和必须经历的模式。然而,如果我们从文化主体性角度看,这种模式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中华文化是一个有着自身主体性的生命体,有着内生的动力。这种内生的动力,才是其发生变化和发展的根源。从这种意义上讲,鉴于目前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现状,如上模式是否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即从“创新”,经“实践”,再到“借鉴”呢?

“创新”应该是海洋文化研究的开端。文化的发展,本质都是发自内在的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据说这是商代开国君主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一个人、一个民族,要时刻清洗自身,更新自身。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保持文化的活力。在“创新”的内在动力推动下,不断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前行。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需要,从西方和传统中“借鉴”各种所需要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海洋文化有着自身的主体性,根据自身创新发展的需要,通过文明互鉴,广泛吸收营养,“借鉴”对我们的海洋文化发展有益的各种要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今天的中国,始终处于变革之中,海洋文化研究与发展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