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191说:海水物语之一百零一:海洋文化的阶层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78 日期: 2024-11-01

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的开篇深刻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这对于当时的中国革命来说无疑是纲领性檄文。

今天,面对从未有过的如此重视海洋经济发展的局势,在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整一体的文化志势下,海洋文化则是属于海洋从业者群体的一种具有特殊文化特征的蓝色文化形态,从古至今而存在于其整一体中延续并传承。

由此,我们说海洋文化或针对这一群体开展对此整一群体的文化研究,必然要对这一复杂群体进行完整、全面与客观的历史与现实的深入剖析。

笔者认为,在我国开始全面走向海洋,大力倡导建设海洋强国的大势下,对我国海洋文化阶层进行必要的剖析十分有益,这也是我国海洋文化进步与发展进入到一定的特殊的历史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与必然的文化要求。

剖析的海洋文化要素:群体分布、海与陆、陆与岛、群体与族群、族群与渔俗、语言与方言、历史与现实等等。

关于海洋文化群体的生存与环境影响分析:

剖析的方法,可有两步骤。

一是把此多方面的人群事先加以分类;二是把此长时期的人群事先加以分段。前者是对人类文化一种横剖面的研究,亦可说是平面的研究;后者是对人类文化一种纵割性的研究,亦可说是直线的研究。但人类文化又是时空交融的一个整一全体,因此我们的分类分段,横剖纵割,又需能划分时期与分别部门两者配合。我们又必须到达一较自然的符合。

我们本此意向,暂把人群全体分为三大类。第一是“物质的”,亦可说是“自然的”人群,或“经济的”人群。而这人群的一切衣、食、住、行,较多隶属于物质方面者,均归此类。人群本身即是一自然,人群不能脱离自然的大圈子大规范,人群不能不依赖物质支持,此是人类生活最先必经的一个阶段,我们可称之为文化第一阶层,没有此最先一阶层将不可能有此下各阶层。然而人群是多方面互相融摄的一个整一全体,所以物质人群中,早已须有很大的精神成分。若使人类没有欲望,没有智慧,没有趣味和爱好,没有内心精神方面种种的工作活动参加,也将不会有衣、食、住、行之一切物质创造与活动。因此换言之,衣、食、住、行只可说是较多依赖于物质部分而实非纯物质的。只可说是较更接近于自然生活,而并非一种纯自然的生活。只要我们称之为“人群”的,便已归属到“自然人生”与“精神人生”之两方面,决不再是纯自然、纯物质的。即就环绕我们的自然界而言,如山川、田野、草木、禽兽、风景气象,试问洪荒时代的自然界,何尝便如此?这里面已经有几十万年代的人类精神之不断贯注、不断经营、不断改造、不断要求而始形成。此刻环绕我们之所谓自然,早已是人文化了的自然,而非未经人文洗炼以前之原始自然。一切的“物世界”里,早已有人类的“心世界”之融入。故所谓物质人群的物质人生,只就全部人生中之比较更偏近于物质方面者而言,而实无所谓纯物质的人生。其次是“社会人的”人生,或称“政治的”人生、“集团的”人生。这是第二阶段的人生,我们称之为文化的第二阶层。在第一阶层里,人只面对着物世界,一切人生全都从“人对物”的关系而发生、而存在。在第二阶层里,人面对着人,即人生大群。这时的人生,主要在添进了许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不先经第一阶层,将无法有第二阶层。但人类生活经历了某一段时期之相当演进,必然会从第一阶层进入第二阶层,乃始得为正式的人生。第一阶层只是人在物世界里过生活,亦可谓之预备阶层。待其进入第二阶层,才开始在人世界里过生活。此如家庭组织、国家体制、民族分类等,凡属群体关系的全属此一阶层。

最后才到达人生第三阶层,我们可称之为“精神的”人生,或说是“心灵的”人生。此一阶层的人生,全属于观念的、理性的、趣味的,如宗教人生、道德人生、文学人生、艺术人生等等皆是。这是一种无形累积的人生;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超时代性的人生。只有这一种人生,最可长期保留,长期存在。孔子、耶稣时代,一切物质生活,一切政治组织、社会法律、风俗习惯,到今几乎是全消失不存在了。

在人群中他们当时的第一、第二阶层里的人生,到今亦是全部变质了。但孔子、耶稣对人生所提示的理想与信仰,观念与教训,就其属于内心精神方面者,却依然存在,而且将千古常新。这是属于心世界的,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只可用你的心灵来直接感触的世界,来直接体验的人生。

人生必须面对三个世界。第一阶层里的人生,面对的是“物世界”;第二阶层里的人生,面对的是“人世界”;须到第三阶层里的人生,才始面对着“心世界”。面对物世界的,我们称之为“物质人生”;面对人世界的,我们称之为“社会人生”;面对心世界的,我们称之为“精神人生”。我们把人类全部生活,划分为此三大类,而又恰恰配合上人文演进的三段落、三时期,因此我们说人类文化有上述的三阶层。

那么,今天面对席卷人类的海洋热大潮,无论是"物质人群"也好,或是"社会人群"也罢,还是"精神人群"也可,我们的海洋文化研究该如何面对、正视和回答如此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