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八说:海洋事业需要文化滋养吗?
作者:李明春 来源: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 访问:848 日期: 2021-02-25

      自然海洋写作应该如何写?


      文科多注重隐喻、意境、自然海洋写作应该呈现三个方面:首先是要呈现对这个事物的研究观察的过程、研究的结果,要梳理并吸收当前知识界对这个事物的已有研究成果。其次,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个主人公,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是谁在观察,是谁在思考?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人感应,我认为这一点在真正的自然观察中是可以建立起来的,我们姑且称为“感于自然”。这是一种了然于胸的微妙的感觉。最后,我们不必考虑具体的文体定义,如它是科普还是报告文学。我觉得好的文章是不断突破旧有成规的。如果今天的科普写作一定要坚持一种状态,那是狭隘的,文体是在不断变化的,非虚构的写作也在不断写出新的样式。我认为科普写作不要急于命名,急于定标准,有时候最有魅力的地方刚好是溢出标准的地方,这种文体得到新的生长空间,探索了新的写作路径。苏东坡说的文无定法,是就创作本质而言的。


      自然写作中,知识性的内容一定要有,但这不是唯一要追求的,科普写作过于追求知识则会忽略了其他,会使之失去趣味性、文化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自1980年代起,笔者时常学习写作一些海洋科普类文章,在查阅资料与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对一些海洋动植物的观察,留心细节从中捕捉写作灵感。因为只有那些动物肢体的语言细节和植物的色彩才可能让人有两种情愫产生。一是那种纯粹的对于生命奇迹的礼赞,那种纯粹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另一种是作者抽身于世的感悟,这情愫就是文化。


      现实社会中时常有理科男、理科女之说。其实这是一种认知的偏颇,作为人无理男女都是一样的,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人情世故,而兴趣和爱好也千差万别,如果说差别只是性別的差别。孔子曰:"生相近,成相异",如果说有差别,只能说是个体的兴趣和爱好在后天接受不同专业教育后聪明度的延伸与个人智慧发挥导致的思维方式不同,但不应该是判断一个人如何如何的唯一标准。


      笔者认为,作者在海洋写作过程中,知识的部分可以通过专业学习,在习得后一定要有深化,这既需要智商,还需要智慧。这一深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命的感受,你面对的是生命体,它不是冰冷的工业产品,是自然演化的奇迹,是生命个体的一种美与美好的追求中包含的一些我们可以语言化的内涵,是你与它发生的某种共振的感应。另外,这种纯粹的美与美好追求来源于我们观测的对象本身。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国的美学中,精神层面的东西是通过我们语言和交字的工具来承载的,但现在我们对语言和文字的处理不够尊重,对语言和文字的美学内涵挖掘得不够。比如:洛克在云南丽江住过很多年,写过一本关于丽江历史文化的书,侧重了地质演变史;徐霞客也到过丽江,也写过关于周围地理的书。两者比较,徐霞客开启了中国的科学写作,文字很美。但是与洛克所写的丽江相比,徐霞客写的细节少而文字很美。如果把两个人的文字拿出来进行对比,洛克了解这个地方的地质演化的历史,所以他知道某一种岩石意味着什么。但是,为什么徐霞客的书我们今天还愿意读,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文字美。在描述景物时,他的文字非常的优美,传承了中国一直以来的抒情写作中写景的传统,显然很多时候知识会过时,但好的文字永远不会过时。

图片

      我们今天的海洋类出版物,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类是学术专著,读者对像主要是纯专业人员;第二类是与学术相关的工具性书籍,此类对于海洋科学来说并不多:第三类是科普及面对更多读者的社会性书籍,但海洋科普类书普遍缺乏文学化,因而有内行人不愿读,外行人读不懂之说。


      另外,第三类书多流于把海洋科学及行业性海洋知识破碎化,多以海洋政治的权益、利益……;海洋资源的海洋生物、海洋渔业、海水淡化…;海洋经济的海洋港口、航运……;海洋环境的污染、赤潮、台风、海啸……等。这难说是不对,但难免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之嫌。这一弊端显然忽略了自然海洋与人文海洋两大类科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现代科技裹挟在多元文化冲击的世界潮流中,笔者枉言至此,不如想起了一位朋友曾对我讲过的一件小事。


      某大国的一个航天专家,他说他们国家的科学家有两大责任:四五十岁之前,精力旺盛主要是做科研。精力旺盛期过后,科研的高峰期也过去了,此时就有责任开展科学教育和科学传播,他说这是该国科学界的一个共识。


      科学教育、科学传播,你怎么看,看官你们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