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编者按:在2024年8月23日隆重举行的“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论坛”上,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宣读了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向全国海洋工作者发出的《推动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倡议》,得到全体会议代表和海洋、文化、社科等领域的热烈反响和支持。现将《推动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倡议》全文刊登如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总体部署,坚持“两个结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确立文化主体性,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新时代中华文化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我国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中国力量。中华文化因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已成为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璀璨奇葩,正在世界百年大变局加速演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进程中焕发出蓬勃生机,绽放出灿烂光芒。
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伴随中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精神,推动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向全国海洋工作者发出四点倡议:
一、积极开展新时代海洋文化研究。海洋文化内涵丰富,意蕴深远,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文化理论体系需要多维研究支撑。建议当下重点开展海洋文化理论构建、顶层设计、中长期规划研究;开展海岸带、海岛、近海经济社会发展、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可持续发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洋历史与权益维护、海洋地缘政治、海洋通道与全球安全、海洋军事与世界和平等研究,为构建新时代海洋文化体系奠定基础。
二、积极支持海洋文化公共设施建设。方今,海洋文化设施还不完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大众对海洋文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建议重点支持海洋博物馆、海洋科普馆、海洋数字博物馆、海洋文化赛事、海洋乡镇、街道、渔港文化设施、中小学校海洋图书馆、海洋文化公共产品设计、制作、供给等公共服务和海洋智慧智能载体建设,为海洋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设施保障。
三、积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海洋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建议重点支持保护修复海洋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护岸遗迹等;支持挖掘探究民间海洋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民俗活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支持唤醒激活海洋博物馆文物、陈列馆遗产、古籍诗词歌赋和红色文化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海洋文化和红色文化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风韵和神采。
四、积极向世界传播和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提升文化国际传播能力是增强文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向世界传播好和讲好中国海洋故事需要切实补齐短板弱项、创新传播策略。建议在国际传播中积极提炼运用并展示好中华优秀传统海洋文化精髓,坚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不断提升中华海洋文化影响力;积极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围绕全球海洋治理、海洋人文交流、海洋青年对话等主题,搭建海洋国际论坛、研讨会、文化赛事、展览展示等多层平台,广泛开展海洋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扩大知华、友华、赞华“朋友圈”,为我国开创文化交融、民心相通、合作互利、共同发展的国际新格局提供海洋文化支撑。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积极凝聚国内国际资源和力量,全力促进《推动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倡议》的落实,适时发起建立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合作联盟、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新时代海洋文化研究平台,定期举办“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论坛”和“海洋文化建设专题研讨会”,促进新时代海洋文化快速发展和海洋文化人才不断涌现。
诗和远方,当征星辰大海。我们鼓励、支持大家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波澜壮阔中汲取养分,将沧海桑田的宏大变迁和开拓创新的伟大精神转化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新时代海洋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努力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