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作者: 来源: 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 访问:705 日期: 2024-05-08

“深海一号”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于当地时间3月8日停靠佛得角普拉亚港,标志着中国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任务顺利结束。本航段自2023年12月17日由青岛起航,先后在印度洋、南大西洋开展调查作业,共历时83天,总航程约2.5万公里。

中国大洋83航次第一航段聚焦南大西洋中脊临近海山开展生物多样性和连通性调查。利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搜索、定位和证实多处活动热液区,获取温度、甲烷、氢气等环境数据,获得盲虾、贻贝、海绵、珊瑚等生物样品以及沉积物、硫化物烟囱体、玄武岩等地质样品。同时,还完成电视抓斗取样、可视箱式取样等调查。

本航段是中国在南大西洋的首个载人深潜航次。航次全体科考队员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协作、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中国载人深潜精神和“自强、探索、奉献、和平”的中国大洋精神,在春节期间,远离祖国亲人,仍然坚守岗位,除夕夜蛟龙号下潜任务并创造了九天九潜的下潜新纪录;2024年龙年伊始,在短暂休息后,全体队员化思念为动力,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地投入到忙碌的工作中,安全顺利的完成了第一航段的调查任务。

洋中脊是地质构造过程、生命过程、水动力过程剧烈作用的区域,是地球多圈层物质能量交换的热点,孕育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丰富资源,深刻塑造了全球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是当前深海环境保护与利用的重点研究区域。南大西洋中脊连接北大西洋、南大洋与印度洋脊,是全球洋中脊系统的关键节点和大洋传送带的关键节点,是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区域。本航段初步证实了南、北大西洋热液生物群落具有高度相似性,为识别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区提供了科学支撑。获取的数据资料和样品有助于深入认识洋中脊这一深海生境的特殊性,取得的成果弥补了南大西洋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空白,丰富了全球深海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有效支撑全球深海生物地理分布格局的形成及维持机制研究,助力人类更好地认识深海、保护深海、利用深海,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中国大洋83航次共分为两个航段,由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组织实施,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第二海洋研究所、第三海洋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深海一号”船在佛得角完成物料补给及人员轮换后,预计于3月11日出发,前往北大西洋继续执行第二航段的科考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