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开篇语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933 日期: 2021-02-02

读者朋友:

     《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栏目,于2021年元旦与读者见面了,这是海洋文化教育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新开设的一个专栏,陆续推送原《中国海洋报》资深记者、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工程大学特聘教授李明春先生原创的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的文化类文章。同时,欢迎更多读者能踊跃参与其中为专栏赐稿,多角度、多视野发表对海洋文化研究的见解、建议与体会,特别是对现代海洋文化研究发展的建议与意见,共同推动我国海洋文化的发展。


开篇语:

       你好,迟来的海洋文化

                           

     《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旨在以文化的名义说海洋的事,这与海洋的历史有关,与海洋事业发展有关,与海洋文化进步有关,也与业界者的文化修养有关。


       万里海疆,浩瀚海洋,多么神圣而令人向往的词语!


       疆,弓、土、畺组成。字解:领域、边界,如疆土、疆界。


       海疆:海洋国土。


       每当想到祖国的万里海疆,一种令人神往的感觉瞬间便会涌上心头,让人感到仿佛时光正从居家窗外的夜色中那隐约可见的由陆向海的天地间悠然流逝。


       万里海疆,是孕育海洋文化之源起,是积累和沉淀海洋文化的沃土。


       不是吗?无论你是谁,当你怀揣对万里海疆的憧憬来到海岸,当把目光投向广阔的大海,面对海岸逶迤、蜿蜒曲折、河口磅礴、风光无限、海天一色时,多少次梦中神往的熟悉而又陌生的美好祝福与诘问一定会不时地撞击心头。


       我一一我们,虽然神往与心醉海洋,但真的了解海洋文化吗?真正的认识祖国的万里海疆吗?真的了解什么是海洋科学吗?真的知道什么是人文关怀吗?什么是文化自信吗?!


       这些诘问一定会时不时会袭扰每一个向往认识海疆,认知大海,亲近海水,热爱海洋科学,探索奥秘的人。当认识了,认知了,亲近了之后,海洋的浩瀚与博大一定会碰撞和攻击有志者原本在陆地上努力建立起来的那种自信。


       苏轼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无论是长者还是年少人,面对大海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文化思考,每一代人都会用自己的思考去观照海洋历史的昨天和现实的今天。


       海洋文化滋生、发韧与成长的沃土源流海疆地理,自然禀赋了万里海疆自然天成,成就了海洋文化的进步与发展,正是在万里海疆的沧海桑田的演进中,有了一代代人走过,便留下了一串串纷繁的脚印,也留下了一串串不会随风而逝的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往往被称为"历史",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奠定了一个民族海洋文化的自信向海而生,向海图强。


       人类文明的进程这样告诉我们,人类文明诞生的所有源头几乎是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日月盈亏、沧海盛衰、荣辱聚散,都已化为色块驳杂的碎片而沉淀下来,并逐渐融入了中华文化,进而组装了中国海今天的"春秋"与"论语"天下,


       海洋文化,是引导人类由陆生向海生意识改变的启萌,启迪认知海洋的兴趣,激发有志者向图强的热情,树立民族海洋意识,深识海洋文化外延与内涵,深刻理解和思考海洋文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意义。


       海岸带与万里海疆同是由陆向海延伸有边界的域带,与此毗邻的水域依次是浅海、近海、中近海、远海、深海大洋。而与之不同的海岸带和海疆域内,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滩一湾、一岛一礁、一河一港、一户一屋、一村一乡、一镇一城等等,都是先祖留给我们的共同遗产,是一个个历史的元素承载着民族生生不息的延续,传承着一个民族对海洋的热爱与深情。沿着中国海的地理符号寻觅逝去的历史,追忆曾经的陆与海的故事,捡拾祖辈闯海人的苦难与辉煌,启迪大历史观,考证被遗忘了的文史谬误,激活我国海洋历史的苏醒,以慰籍被冷落了的历史老人,凝视民族海洋英雄的背影,丰富海洋文化内涵,思考中国海的今昔,褒扬传统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经典,薪火相传,当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朽的命题!


       人类探索和揭示海洋奥秘的历程,是一部自然科学史,而征服和利用海洋的历史是另一部人文科学史,这便产生了海洋文化。


       在自然演进漫长的时空里,亘古洪荒、生命诞生、物种起源、物种进化、物竞天择、几乎完整地演绎了适者生存的轨迹,缔造了自然伦理法则,续写了人类科学史。


       在历史的天空中,沉淀的文化碎片沿着时空隧道的演进组装了人类文明史。海洋史同样沿着文化时空隧道,沉淀久远的蓝色文化碎片组装了另一部华夏文明一一海洋文化史。


       觅踪海洋文化渊源,开展并加强海洋文化研究,诠释其内容、内涵与外延,标示不同时期的海洋文化注脚是海洋业界后来者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


       沿着祖国的海岸和海疆寻觅,不难发现那些己经逝去或正在消失的海洋文化的符号:


       海岸古街:祖先闯海的印迹,前人丈量大海的脚步。亘古洪荒本来没有路,海岸高潮时水漫是海,低潮时水退为陆,大自然在演绎沧海桑田的进程中为闯海的人群预留了足够的空间和提供了机会,人群世代更迭生生不息,踩出了小道,走出了大路,进而演进成了街。


       海岸古村落:它虽小却是大海潮涨潮落的余韵,是闯海人遥远的记忆,是讨海人无尽的乡愁。


        海岸古镇:是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骄傲,游离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成为一方水土人群聚落的形态印迹。


       海岸古城,海岸地带人群聚集、生息繁衍,而后形成了一地一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中心,构筑了有规模,有城墙围固的城廓。


       海岸古埠:古来乃是江河沿岸及港湾内泊船的码墎,引申指有码头的城镇,或泛指城镇,又特指商埠,是近代历史的特殊产物,注脚了前人一步一步由陆到岸,又从海岸走向海洋深处的漫漫长路。


       海岸古港:夷舟蚁泊百舸竞,聚贾港成向海兴,海上丝路通天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是前人扬帆起航岸基之地,是扬帆远航千万里的母港。


       海岸烽火台:亦称烽燧,又称烽堠、烟墩、墩台。白日施烟,夜里点火,台台相连,传递军情。无论施烟还是点火,古烽火台彰显的是古人智慧穿行在时空隧道留下的印迹,无愧于万里海疆忠诚哨兵。


       海岸古炮台:屹立在历史的脚下,诉说着往事的荣辱海疆。往昔,火炮号角,震天嘶吼,堡垒森严,金戈铁马,血火海洋。今日虽硝烟散尽,但霸权的幽灵依然徘徊海空,诗和远方的背后,古炮台虽己残垣断壁却不时警示后人,瞻仰遐思,怀古思今,提高警惕,保卫祖国。


       古战场:一部千年奔腾翻滚的血火历史,海上硝烟早已散尽,远去了火光舰影,消遁了铁甲战舰的轰鸣,海水依然摇动岁月,这是狂飙过后的又一个觉醒,发出绵长悠远回声。


       海疆英雄: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血火海洋,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长歌当哭,丰碑当立。尽管有时天道会捆绑了大海的野性,但民族依然会泣声祭奠海疆民族英雄。


       古船:百年之久为古船,不足百年愧称老船,正是古老的时空大海的惊涛骇浪过后,凝练和缔造了舟船文化的灵魂。古船与老船,或斑驳,或古老,或残缺,或沧桑,或自然,或人文。它是陆与海的联想,是舟辑与海水的演绎,是沧桑与蔚蓝的意境,是生命的联想,是沧海桑田不朽的例证。


       大江大河入海口:特殊的文化价值,决定了河口的命运与兴衰。依海兴镇,依湾兴城,依港兴市。从古到今,遍布万里海疆的乡村、城镇、都市,是中华民族的另一部人口迁移史与城市发展史。


       海洋科学:深莫测,藏奥秘,纳百川,容乃大,是海洋的品格,是海洋文化的精髓。启蒙与认知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引领着人类社会在向海洋进军的风雨历程中,给予及时、粗犷、公正的褒贬和奖惩,科学求真,文化求实,彰扬"勇立潮头、同舟共济,共赴生死、铸造辉煌"的海洋精神。


       海岸老地名:记录了历史,承载了乡愁,述说了光阴的故事,始终不忘提醒人们:你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是哲学上著名的"夺命三连击",是在代表人类发问?


       海疆民俗:人间生烟火,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芸芸润众生。


       民俗:社会意识形态,历史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民族品质,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民族情感,民族礼仪,凝聚了民族的"形"与"魂"。

       ……


       海洋教育:敬畏生命、科学认知、人文关怀、教化天下、致敬海洋,抢救遗产,挖掘遗存,生态博物,丰富内涵,彰扬经典,文化传承。


       海洋教育是一部百科全书,集科学与人文之大成,内容是那么的丰富和多彩,内涵是那样的广博和厚重。海洋文化从一个个小角度去翻读风花雪月,潮涨潮落,乌云翻滚,风雷激荡无非都是流光碎影,逝者如斯。海洋教育其本质是文化教育,是海洋科学的与海洋人文的。说是教育无论科学的,还是文化的,是因为都经过了岁月的洗礼,滤掉了红尘中浮华的虚影,沉淀下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经典和与时俱进的厚重历史、责任与共同担当。


       面对浩瀚的海洋,我们必将要拥有知识、文化和情怀,这是海洋强国的需要,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时代前行与未来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