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研学讲堂——研学特色独占鳌头
作者:李明春 来源: 访问:832 日期: 2021-02-24

     记得是上世纪未的某年某月某日,笔者与原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几位均曾是军人的处长,前去青岛鳌山卫为筹建国家深海基地选址勘察地形时,第一次亲临了鳌山湾。


     鳌山卫、鳌山湾,这是何等霸气的名称?当查看地图时一个更霸气的名字更加令人意外,这个名字就是"鳌头",它仅为鳌山卫海岸处的一个岬角。


     单说鳌头,这名称不难让稍有一点文化的人会肃然起敬。


     此处不禁会让人疑问:鳌山卫、鳌山湾、鳌头,沧海桑田,时空变幻。此黄海一隅之地曾承载了什么?历史又留给了后人什么?今天的人们又该思考些什么?      

图片

     此时此地,让笔者想到了海洋文化教育,想到了海洋研学的地方历史与特色文化教育。


     风霜雨雪过后,海风卷残云从遥远的历史天际隐约传来屈原诗曰:"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立鳌头北望便是田横岛,该黄海中的一个小岛依田横五百壮士而得名。再向北注目眺望黄海最底部的那个岛,想来那该是因甲午海战而闻名于世的大鹿岛。同样是一个海岛,一个因齐国亡将而得名,一个因震惊世界的甲午海战"致远舰"沉没和管代邓世昌殉国葬身之海与北洋水师兵勇白骨沉没堆积海底之地。


     两座海岛,留给我们两种文化与思考,从海洋文化讲故事的角度来说,这不失是两种不同的爱国主义地方性文化教育特色。


     体验海洋文化研学教育实践,笔者又一次来到了鳌山卫、鳌山湾、鳌头。

图片

     时值一年的"八、一"建军节来临,约朋友中几个相识的老兵踏上了实践体验之路。朋友几人分别曾是陆军、海军和空军早已脱去了军装的老兵,且是已年近古稀还尚有点人文情怀的老者。


     老兵们是幸运的,有此幸体验了鳌山卫与明代卫所古城旧地。当日的海上雾朦朦,岸上雨胧胧,此地此景此时触景生情,老兵们不由抒怀风雨海疆,豪迈民族英雄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昔日海疆腥风血雨,今日海疆诗和远方,这强烈的历史与现实的对比,我们中有几人能感受到切肤之痛?那我们的孩子呢?这提醒人们,爱国主义教育,从娃娃抓起不是一句空话!


     试问:感慨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之壮语,何以能600多年回荡海天之间而不朽?!


     国乃天下之大器!置身于鳌山卫油然勾起老兵们的家国情怀,思岁月淘洗,念传袭至今,对于曾经的老兵,牵动心绪澎湃了内心"穿过一天军装,一生都是一个兵"的激情不息。


     这是一次特殊的体验,是老兵的一次再教育的体验,他们中有早已退役的空军老兵,老来己是书法家;陆军老兵,老来已是画家和海军老兵,老来己是作家。


     鳌山卫,陆、海、空三军老兵聚首万里海疆之一隅,老骥伏枥激情澎湃而笔墨卫国忠诚,豪迈于后人的爱国主义教育。     

图片

     万里海疆,多么神圣而令人向往的词语。经过历练的老兵虽已年近古稀,依然魂牵梦绕鳌山卫那曾经的海疆卫所的辉煌与悲歌,依然感奋抗倭英雄海防御敌,戚家军狂飙万里海疆的史诗,不觉中时光超越已承载着这老兵的激情从窗外远处那海天间悠然流逝直冲苍穹,徜徉在黄海,在鳌山湾、田横岛、大鹿岛的海天之上。


     瞰海岸逶迤、蜿蜒曲折,览风光无限、海天一色,多少次曾有过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诘问再一次袭扰一颗颗老兵的心,并攻击着兵心努力建立起来的文化自信。


     这是海疆之问,也是老兵的心问,更应该是未来孩子们的天问:今日之建设海洋强国,我一一我们一一我们的后代,真的认识祖国的万里海疆吗?!


     为了祖国的海疆,为了后代少年强,这是老兵的回答,"空军老兵书法者常某坦言:"回地方工作后我在此地任过要职,正是军人使命感的沉重,让我深知鳌山卫历史的厚重,正是这厚重让我对这山这海无时不肃然起敬"。陆军老兵画者宋某借用苏轼诗言感慨陈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关山苍苍,海水泱泱,天问复唱:谁忘记了历史,谁的灵魂就会生病遭祸殃。海军老兵文者李某简言意赅:"元朝海边一村落,依山傍水向海生,村内小山形似鳌,始称鳌山开太平。明代筑城设海防,鳌头声名播胶东,星转斗移论旧事,今日故城遁无踪。"


     灭其国,必先灭其史。

图片

     鳌山、鳌山卫、鳌山湾、鳌头彰显了什么?今天,国家深海基地、中国现代海洋事业三艘功勋海洋科考船之一、我国深海载人潜水器海试母船"向阳红09"、"蛟龙号"……,延续了传承,彰扬了海洋人对海洋事业的忠诚和文化自信。


     情怀也好,感慨也罢,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文化思考,每一代人都会用自己的思考去观照历史的昨天和现实的今天。当然,如今作为老兵自然多了一份心系万里海疆的担当,这是多余的吗?


     自然禀赋的万里海疆天成,正是有了一代代人走过,便留下了一串串纷繁的脚印,也留下了一串串不会随风而逝的自言自语,这种自言自语往往被称为"历史",正是这历史的沉淀奠定了一个海洋大国民族海洋文化的积累、沉淀和自信。


     人类文明诞生的所有源头几乎都是在一个起跑线上,沧海盛衰、荣辱聚散,都已化为色块驳杂的碎片,进而组装了今天中国海洋事业的"春秋"与"论语"天下。


     老兵激情澎湃,挥毫泼墨,激扬文字,一个个书法汉字,似如一个个跳动在波涛浪尖上的音符,承载着老兵对祖国万里海疆的热爱与深情,沿着逝去的历史,笔墨曾经的海防故事,抚慰已被冷落了的海疆老人,激活海洋强国的苏醒,褒扬传统文化经典表达老兵终生的责任与使命。


     一幅幅画作,走笔龙蛇,色彩缤纷,放飞心绪,抒情万里海疆蔚蓝色的澎湃,演绎文化与艺术的碎片,重拾历史与海洋文化的辉煌。


     一篇篇檄文,叙说祖先闯海的印迹,前人丈量海疆的脚步,褒扬不朽的民族英雄。实难忘海疆古城遗迹使然,是大海潮涨潮落的余韵,是闯海人遥远的记忆,是讨海人世代无尽眷恋的乡愁,是留给后来者的念想。

图片

     鳌山卫,岁月流逝,洗尽铅华,那曾经的海岸烽火台、炮台、卫所城虽消失殆尽,然而往昔抗倭御敌,堡垒森严,金戈铁马,烽火骤燃,嘶吼震天,为祖先,为祖国,为海疆而战的史诗,会永远令后人敬仰遐思,引今人怀古思今。


     鳌山卫是万里海疆的一个缩影,更是一部千年奔腾不息的海防卫国的史记,海上硝烟早已散尽,远去了火光舰影,消遁了铁甲战舰的轰鸣,海水依然摇动岁月,发出绵长悠远的历史回声。


     血火海洋,长风当哭,长歌当颂,丰碑当立。不是吗?有时苍天会捆绑了大海的野性,泣声祭奠海疆民族英魂。


     如此,是大海的狂飙,是文化的超迈,是军人的血性,是艺术的源泉,是创作的原动力,是海防教育的教科书。


     海洋文化是一部百科全书,海疆文化是这部百科全书的一个分册,而书法、绘画、诗文是一个分支,都是海疆大文化的一个个注脚。它的内涵是那样的广博和厚重,又是那么的拥有魅力和灵性。从一个个小角度去翻读风花雪月,潮涨潮落,乌云翻滚,风雷激荡,尽管都是流光碎影,但只有经过岁月洗礼,才能滤掉红尘中浮华的虚影,沉淀下厚重的历史、责任与担当。


     老兵虽老矣,但情怀依存于心。面对万里海疆,敬仰鳌山卫,拥抱鳌山湾,祈祷鳌头,不忘兵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是海洋强国的需要,是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更是未来的呼唤。


     相信,未来属于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