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9月19日,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承办的“2020海洋生态文明(长岛)论坛”在山东长岛举办。论坛发布了《2020海洋生态文明长岛共识》,提出了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海岛模式、建立海岛生态文明战略体系、探索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海洋保护地体系等重要共识。
据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论坛秘书长陈尚介绍,《2020海洋生态文明长岛共识》由代表在会前讨论完善形成,有“一个亮点”和“两个继承”。其中,“一个亮点”是指提出建设海岛生态文明战略体系;“二个继承”包括“在开展海洋生态产品核算、探索‘两山论’转化、发展海洋生态产业化方面形成持久共识”和“陆海统筹建设国家公园为主体的海洋自然保护地体系,形成持久推动”。
这是长岛第三次举办海洋生态文明论坛。2018年,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李俊杰和陈尚等人联合发起倡议,每年一度举办“中国海洋生态文明(长岛)论坛”。3年来,长岛经验受到各界关注。
聚焦海洋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中国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增长中有2/3是以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的,我国包括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内的前期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25%。
论坛上,原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胡保林提出,发展需要解决深层次的问题,而改善结构是解决深层次问题并形成绿色发展格局的关键,包括经济、能源、国土空间结构等。他认为,应当把创新、绿色、高端、优质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在海洋经济发展上,要本着永续利用原则来优化结构促进升级,选择好发展方向,规范好发展秩序,推进海洋产业健康发展。”
关于海岛经济发展,胡保林认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海岛建设格局、海洋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他表示,要合理配置海岛资源,科学调整优化建设布局;要重视土地利用、产业结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生态环保等的协同发展,实施绿色规划下的绿色结构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海岛,目前还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加强指导和支持,加强示范工程建设,摸索积累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胡保林说。
德州学院副教授李连璞分析了生态文明背景下海岛全域旅游发展路径。他指出,海岛开发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不同档次的旅游产品,打造滨海旅游度假品牌和海岛旅游网红路线,提升品牌溢价能力。
“生态是我们的最大优势,保护是我们的正确方向。”论坛上,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工委副书记李俊杰说,长岛发展的经验,就是为广大公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通过创新发展生态旅游业、优化提升现代渔业、培育渔业文化康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提质、群众增收,把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论道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论坛上,“海洋生态文明体系构建”成为众多专家、代表热议的话题。
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仍面临着污染排放、生态退化、环境风险等不容乐观的严峻形势。胡保林提出,统筹推进海洋环境高水平保护,应当树立陆海生命共同体理念,建立陆海一体化的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源头护海、河海共治、联动净海、从严管海、生态用海”的新格局。他表示,要加强陆海统筹、区域统筹、部门统筹,开展水陆、河海共治,强调其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联动性,形成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合力。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张修玉认为,海域污染综合防治、促近海生态保护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是构建海岛生态环境体系的三个重要维度。海域污染综合防治应包括陆源入海污染防治和海域污染综合防治,近海生态保护应从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近海和海岸湿地保护修复、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海洋保护区建设四方面着力,风险防范能力建设应包括海上、近岸海域溢油风险防控和海洋生态灾害预警与应急处置等。
“要重视海洋环境生态价值和生态效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丁志远说,要探索海洋生态资源资产确权、核算、负债管理路径,寻求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生态价值转换为货币价值的路径和机制。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所长李铁刚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的目标是建设美丽海洋。在乐享“因海而兴、因海而强”的同时,也要时刻铭记“与海为善,与海为伴”,形成并维护人海和谐关系。
“两山论”转化的长岛经验
2018年6月,山东省政府批复设立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试验区范围为长岛151个岛屿和所属海域,实施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把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要务,把绿色发展作为根本前提,以体制创新、模式探索为重点,强化政策保障,推动陆海统筹发展,建设蓝色生态之岛、休闲宜居之岛、军民融合之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长岛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山东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苟成富介绍,近年来,长岛全力实施“山水林海城”全域生态保育工程,完成了10个有居民岛屿共31万平方米裸露山体生态治理,全域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长岛生态治理取得实效。
“长岛在全省内率先启动海洋绿色生态价值体系核算工作,进一步量化长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长岛将因地制宜推进绿色发展,重塑金山银山产业生态。”李俊杰表示,长岛将全力突破生态产业发展,在生态旅游上做足蓬(莱)长(岛)一体化文章;推进生态保护修复,争创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建成全国首个海洋类国家公园。
据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武冬青介绍,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积极推进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规划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了10个有居民岛和22个无居民岛的海岛综合科学考察,长岛海洋资源与环境本底调查与评估,斑海豹、海江豚等专项调查,编制完成了《长岛海洋资源与环境生态本底调查报告》《山东长岛自然保护地评估报告》《山东长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预案》等,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目前,长岛已被纳入全国国家公园布局方案并列入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创建名单。论坛就《长山列岛国家公园设立方案》《长山列岛国家公园设立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报告》召开咨询会议,征求了管理部门和多位专家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