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2024年12月27日,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海洋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海洋基金会理事、监事及有关代表共26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海洋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主持,海洋基金会理事长吕滨作了《第二届理事会第九次会议工作报告》,副理事长、理事、监事审议了工作报告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最后潘新春作了会议总结。
图为 会议现场
吕滨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海洋基金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服务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共建“一带一路”、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等国家任务,广泛团结国内国际资源与力量,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全面完成了以“唱响十大行动,凝聚奋进力量,携手共创美好世界”为主题的2024年工作任务。
(一)“海上丝路蓝色经济行动”不断拓展。一是与19个国家合作开展的“推行海洋空间规划 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海上丝路项目中海洋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不断推进。二是主办了“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发布了《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可持续发展合作倡议》《助力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可持续发展的八项行动》,签署了多份合作文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三是向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发布了《中国海洋空间规划经验与成就》《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合作编制指南》《2024“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报告》等公共产品。四是分别与加勒比区域渔业机制(CPFM)、科特迪瓦签署了合作开展“海上丝路项目”文件,分别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PIDF)、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签署了深化海洋合作的文件。五是分别为东帝汶农牧渔林部、印度尼西亚海洋事务与渔业部海洋空间与海洋管理总局高级官员举办了海洋管理研修班。六是印发了《海洋空间规划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研究基金管理办法》《研究基金课题成果管理办法》《研究基金申报指南》等多项制度文件。
(二)“海上丝路海岸带评估行动”不断深化。一是海上丝路海岸带评估行动,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委会的指导,获得了共建“一带一路”沿海国家和相关国际海洋组织的认可与积极评价。二是发布了《“海丝”沿线国家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评价报告(2024)》。三是不断完善“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实验室”制度,建成了“海岸带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可视化展示系统。四是开展了以实验室为依托,起草了面向海上丝路国家年轻学者深造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领域为主要课程的招生宣传,邀请他们来中国学习。五是承担海上丝路国家海岸带综合管理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的研究,完成了哥斯达黎加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的国别研究(中英双语)。
(三)“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进展顺利。一是资助的“融通科学、管理与社会参与:助力海岸带可持续发展”项目取得丰硕成果。二是实施的“加速海洋空间规划在西太地区实施”和资助的“多圈层动力过程及其环境响应的北极深部观测”“数字化的深海典型生境大科学计划”等“海洋十年”行动与大科学计划稳步推进。三是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参与共同主办了2024年第二届联合国“海洋十年”大会边会。四是在上海与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共同主办了主题为“深度参与海洋十年行动 共同推动海洋科技变革”的第二届推动联合国“海洋十年”实施:回顾与展望研讨会。五是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提交了申请加入“海洋十年”合作伙伴的相关补充材料。六是与中国大洋协会、中山大学、联合国“海洋十年”海洋与气候协作中心等单位共同主办了深海发现之旅暨“海洋十年”进校园活动。
(四)“蓝色伙伴关系行动”成绩斐然。一是受外交部指派,配合元首外交,11月份赴巴西里约热内卢参加G20海洋20峰会及配套活动,介绍中国基于生态系统的空间规划和蓝色经济理念与成就,介绍海洋基金会的国际合作成就,并与巴西国家海洋研究所、美国皮尤基金会、沙特阿拉伯国际深海发现基金会、印度尼西亚保护基金会等机构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合作意向。二是在京会见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先生一行,双方就相关问题及国际合作达成共识。三是资助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在中国东南亚海洋合作论坛期间举办“蓝色市民边会”,并在雅加达坦格朗地区进行了“蓝色市民社区”调查和座谈。四是参与主办了第三期和第四期“RCEP框架下蓝色经济发展能力培训班”“2024 RCEP区域海洋经济青年对话”等活动。五是与国家海洋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气候变化下小岛屿国家海平面上升状况报告(2024)》。
(五)“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走向国际。一是与世界经济论坛联合开展了围绕工商行业自然受益转型项目——港口行业全球研究报告编制。二是参加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系列活动,主持了自然受益型经济与行业新前沿会议。三是参加“海洋负排放经济论坛——海洋负排放与新质生产力”活动,与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执行组织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四是围绕推动海洋高质量发展,赴青岛、威海、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风电装备制造企业等开展调研,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五是主办了“2024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论坛”“大图们江海洋经济合作对话”活动。
(六)“海洋国际交流对话行动”丰富多彩。一是参与联合主办了“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南海主题分论坛”。二是在安提瓜和巴布达与太平洋岛国发展论坛、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斐济政府和汤加政府等联合主办了第四次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国际会议“推行海洋空间规划 助力蓝色经济发展”边会。三是参与主办“第七届大陆架和国际海底区域制度科学与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公约》三大机构、联合国海洋事务与海洋法司主要领导,以及来自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150余人参加。四是参与共同主办了“全球海洋空间规划2030计划暨西太平洋地区海洋空间规划实施研讨会”。五是参与共同主办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海洋与海岸带生态环境及灾害立体监测国际培训班”。六是联合主办了“2024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2024年国际海洋争端解决与国际法研讨会暨北京研习班”“2024永续海洋论坛”。七是与清华大学外文系联合召开了“涉海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座谈会”,围绕涉海国际组织中国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七)“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行动”扎实推进。一是主办“唱响美丽海洋公益行动研讨会”,发布了“唱响美丽公益行动倡议”,唱响了海洋公益活动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进军曲。二是开展了“第八届全国净滩公益活动”,在沿海各省的28个城市同步开展,清洁海岸线长度约193公里,清理垃圾约15.05吨。三是召开了2024年度美丽海洋公益行动项目专家评审会,确定了项目实施机构。四是召开了2024年海洋公益组织工作会。五是接续开展大湾区生态建设现状评估暨大鹏湾海域夏季、秋季渔业资源环境现状调查项目。
(八)“海洋青少年人才行动”硕果累累。一是海洋育苗项目学校2024年又增加了7所,为10所学校的海洋图书馆举行了揭牌仪式,为13所海洋育苗项目学校捐赠了第二批海洋图书。二是召开了2024年校长工作现场交流会,来自22个省(区市)的22所“海洋育苗项目”学校校长交流了经验。三是主办了第三届“我爱海洋双讲”活动大赛。四是为第三届“我爱海洋双讲”大赛教师教学组获得一二三等奖的42名优秀教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培训。五是为海洋育苗项目学校今年考入海洋院校的191名大学新生,每人发放了一次性5000元“励志深蓝”奖学金,累计四年有642名学生获得奖学金。六是“第二期海洋管理与涉海外交知识进高校系列讲座”已在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举办。
(九)“宣扬海洋人文精神行动”精彩纷呈。一是参与主办了“第十四届全国海洋知识竞赛”。二是与自然资源部宣教中心等联合主办了“首届自然资源文化创意大赛”。三是共同主办了“全国大学生第十二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于6.8海洋日在厦门主会场进行了展出。四是联合主办了“第二届中国国际海洋水下机器人大赛”。来自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55所高校的267支队伍参加比赛。五是主办了“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论坛”,发布了“推动新时代海洋文化建设倡议”。六是在广州番禺设立了“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洋文化创意基地”。七是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等主办了“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极地知识进校园进西部”9省19场活动,并参与了国家博物馆“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论坛及展示活动”。
(十)“海洋重大问题研究行动”成果累累。一是完成“BBNJ协定执行后对中国的影响”“海洋命运共同体视域下区域‘开发规章草案’中承包者权利保护”等项目中期评审。二是完成“极区外层空间利用”“我国海上风电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项目”构建蓝色伙伴关系设想研究等项目评审结题。三是开展了《惠州海域海草床现状调研及其碳汇评估》《基于长岛“国际零碳岛”建设背景下海岛地区主要碳汇结构体的空间分布及碳通量核算研究-以庙岛为例》以及《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要论述研究》等课题研究项目。
(十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确保工作不断推进。基金会党支部坚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金会各项工作中。一是按照党中央和自然资源部开展党纪学习专题教育部署和要求,深入学习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照本职工作和廉政风险点开展重点学习。二是认真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明确工作重点和方向,使基金会工作更加有的放矢。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四是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多个海洋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吕滨表示,2024年,海洋基金会在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共建“一带一路”、海洋强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得到国内外众多机构、组织和知名人士的充分肯定和普遍赞赏。海洋基金会在国内外的声誉更大地提升,影响力更加广泛,话语权更大地提高。他对国内外各涉海单位和机构,各位理事、监事、秘书处工作人员为此贡献的智慧、辛劳、资源、力量表示衷心的感谢!
随后,吕滨对2025年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他表示,2025年海洋基金会将继续做好海上丝路蓝色经济、海上丝路海岸带评估、联合国“海洋十年”、蓝色伙伴关系、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国际交流对话、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青少年海洋人才建设、海洋人文精神宣扬、海洋重大问题研究“十大行动”,全力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自然资源“两统一”职责、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让我们紧紧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砥砺前行,奋发图强,将‘十大行动’的每一项工作做实、做精、做出特色,努力争做国家社会组织的排头兵,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吕滨说。
在总结讲话中,潘新春指出,海洋基金会积极组织国内国际资源与力量,不断拓展和充实“十大行动”内容,已经成为凝聚国内外资源与力量的大平台,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汇聚中国世界和平力量的大平台。他强调,2025年海洋基金会将更广泛凝聚国内国际资源与力量,不断拓展和充实“十大行动”内容,继续举办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成立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联盟,连续举办新时代海洋文化座谈会和唱响美丽海洋公益行动研讨会,力争与世界经济组织共同举办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同时,为理事单位、地方政府和涉海企业提供用海政策咨询和技术服务,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基金会愿与各方一道,讲好中国海洋故事,扩大海洋朋友圈,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各位理事、监事和与会代表充分肯定了海洋基金会在2024年所取得的斐然成就,并对2025年工作提出相关建设性意见。与会人员表示,愿与海洋基金会共同开展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绿色转型、海洋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与海洋生态安全、海上风电新能源技术等海洋重大问题研究与合作,共同办好相关活动,为海洋强国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全球海洋治理做出创造新的亮点、取得新的突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洋基金会秘书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