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央视网消息:新中国成立75年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从愿景变成现实。我国是个海洋大国,海域面积辽阔。逐梦深蓝、向海图强的奋进之旅波澜壮阔。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国海洋科研探索大致走过了四个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把海洋科学研究列入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开展早期海洋科学探索。组织第一次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取得了中国海洋科学史上第一批近海系统资料。
随着调查不断深入,我国开启极地科考,1985年建成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
1986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启动,一系列海洋重大专项工程相继实施,我国海洋科研迎来快速发展阶段。进入90年代,中国科研机构加入“世界大洋环流试验”“全球海洋观测系统”等国际重大科学计划,提升了中国海洋科研的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作出“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部署,我国海洋科研迎来跨越发展阶段,深海探测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相继研发成功,让我国具备了对深海进行科学考察和资源勘探的能力。国家层面启动了大科学工程,构建海底科学观测网络,整合科技资源,推动海洋装备升级和海洋科研的创新发展。
从600米到超万米 中国载人深潜的新深度
“深海蕴藏着地球上远未认知和开发的宝藏,但要得到这些宝藏,就必须在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方面掌握关键技术。”载人深潜就是实现第一步“深海进入”的重要手段。进入深海的难度有多大?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共有大约700人进入太空,登月的有12人,而潜到万米海底的人,只有约40人。
第一台是“蛟龙”号,2012年,它的下潜深度成功突破7062米。这个深度覆盖了全球99.8%的海域。
第二台是“深海勇士”号,2017年成功下潜4534米。虽然它没有“蛟龙”号下潜得深,但是它主打的是中国技术的自主度,国产化率超过了95%。
第三台“奋斗者”号,2020年下潜到10909米。这三台载人潜水器的成功下潜海试时间,分别为2012年、2017年和2020年,光看这个年份就已经能感受到,我国深海探索的脚步在不断加快。
我国一代代科技工作者是怎么攻克万米深海这个巨大难关的?
在上海交通大学,记者看到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艘载人潜水器——7103深潜救生艇的试验模型。该救生艇能在600米水深的海洋中对失事潜艇的艇员实施集体脱险救生。今年87岁的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继懋就是总设计师。
从一颗螺丝钉开始,一共48项重大设备,朱继懋带领团队一干就是16年。每次实验常常一做就是几个月,最难的密封圈对接,光是改方案就用了半年。第一次水下高压海试没人敢下,朱继懋就自己下潜试验。
1987年,7103深潜救生艇终于研制成功,朱继懋也因此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1%,其中,超过2000米深度的深海区域占据整个海洋面积的84%。载人深潜的接力棒交到了位于无锡的中国船舶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
经过10年论证,2002年,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终于立项,启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工作,目标海深7000米。702所作为总设计师单位,对深海发起极限挑战。
从不到600米到7000米,要潜到全新的深度,也带来前所未有的难度,全部要从零开始。大学毕业刚工作两年的叶聪,担任“蛟龙”号11个子系统之一的主任设计师。
面向大深度,既要抗压又要耐腐蚀,使用寿命还要达到30年。采用全新的钛合金材料,攻克自动航行和悬停定位、高速水声通信,以及充油银锌蓄电池容量等重大技术难题后,2009年,“蛟龙”号第一次进行海上试验。
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2012年,“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99.8%的海洋区域。
“蛟龙”号中国载人深潜用10年时间,走完了国外同行们用了近60年才走完的路。培养了一支年轻的队伍,也积累了核心技术。2017年,中国第二台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号在南海海试成功,作业能力达水下4500米,更重要的是国产化率超过95%。
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立项,研发团队依旧由“蛟龙”号团队构成。叶聪也随着密集的大项目,成长为“奋斗者”号总设计师。联合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3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60多家企业,近千名科研人员进行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
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从能造到世界领先,我国载人深潜创新突破的脚步从未停歇。眼下,科研团队正在对载人潜水器进行新的技术升级,研制全通透外壳的新型载人潜水器。未来,用于水下考古、探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