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那里终年漆黑一片,海水温度非常低,大约只有2℃左右。巨大的压力更是让人难以想象,每平方米压力达到惊人的5000吨,可以轻松压扁一辆钢制的坦克。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海底世界依然热闹非凡,灰白色的小鱼、红色的小虾游来游去,海参、海葵悠闲地生活,犹如一个生物们的“深海乐园”。
中国大洋50航次的科学家们利用光学拖体和水下摄像取样系统,在5000多米深的太平洋底拍摄到了大量深海“居民”的生活片段。要想通过照片识别这些深海里的生物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科学家们要反复查阅文献、比对样品,才能最终确定它们的科属种。现在,让这些深海“来客”一一作个自我介绍吧。
芒虾
我很自信,我是深海里颜值最高的虾,一身红色的“衣裳”,走到哪里都很吸引眼球儿。可千万别因为这件“衣裳”,你们就误认为我是小龙虾或者被煮熟的虾。请记住,两条长长的胡须和漂亮的胸甲是我最明显的标志。
铠甲虾
很多人说我们像生活在深海里的蟑螂。光看这一身银光闪闪的铠甲就知道,我们肯定不是蟑螂。我们也是一种虾,兄弟姐妹遍布全球各大洋。你是不是很惊讶,怎么与平时见到的虾差别那么大?可谁又规定虾必须长成上面那位那样,我们只是习惯了低调而已。
海葵
是不是很眼熟,像不像盛开的花朵?别看我外表柔弱,可我是海洋里名副其实的“小杀手”。小朋友们见到我最好离得远远的,我的几十条触手上都有一种特殊的刺细胞,还能释放毒素,用来麻醉和捕获小鱼小虾,那可都是我喜欢的美食。
鼬鳚
我的名字非常难写,为啥取这样的名字,我也说不上来。我们喜欢生活在海洋中层及深海底层,同大多数深海鱼类一样。由于长期在黑暗中生活,我们的眼睛退化严重,基本看不清什么东西,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寻找食物。在茫茫深海中自有生存之道。
长尾鳕
我有一条长长的尾巴,酷似鼠尾,所以也有人叫我“鼠尾鱼”。海底世界漆黑一片,但我们早就习惯了这种伸手不见五指的生活。要问我每天都干些啥?其实很简单——找吃的呗!我可以用尖硬的鼻子拱开海床,寻找食物填饱肚子。
海参
最近心情不好,居然有人叫我大虫子,没事多看点书不好吗?我的样貌确实有些怪异,但也不至于就成了大虫子。书上说了,我的名字叫“海参”,是棘皮动物,特征为体表有明显的棘状突起。我和小伙伴们能长到50多厘米,没见过吧!
海蛇尾
我,人称“海底运动小健将”,腕又细又长,喜欢沿着海底爬行,以淤泥中的有机碎屑为食。虽然在海底,我们也经常受到攻击。当危险降临时,我可以断掉整条腕,吸引天敌注意,然后乘机逃跑。不过不用担心,断掉的腕很快就能长出来,我的再生能力可不是一般的强。
海星
地球人应该都认识我,我们的家族成员遍布四海。今天在海蛇尾面前有点尴尬,人家又“高”又“瘦”,而我们的腕又短又粗,所以只好藏在淤泥里,免得被人指指点点。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长得好看有啥用?还不是一样成了我们的“小点心”。
海绵
给别人起外号可不好,什么馒头了,包子了……不瞒你说,我可是海洋中一种古老的多细胞动物。我没有头没有尾,也没有躯干和四肢,更没有神经和器官,但我的兄弟姐妹们个个千姿百态,如片状、圆球状、扇状、瓶状、壶状、树枝状……我们在海洋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怎么样,这些深海“居民”凑在一起是不是都能拍一部海洋版《神奇动物在哪里》了?聪聪对它们也充满了好奇,想去探望一下,但没那个抗压的本事,还是别冒着被压成章鱼饼的风险了……
来源:亲海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NvBrvc029xL9NFk7SK2K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