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海中取药物 慧眼识路济世忙——海洋生物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专家管华诗
作者: 来源:海洋欢乐谷 访问:0 日期: 2021-03-02

    一生挚爱  愿赋华彩从

    1959年考入山东海洋学院到如今,管华诗在海洋研究领域已经度过了60个年头。与钟情于理论研究的科学家不同,管华诗更看重成果的转化利用。他为“在海洋医药领域,长期以来,都是发现多,发明少;文章多,产品少”的现状而痛心,决定把毕生心血都放在海洋医药的研发和投产上。20世纪60年代,他参与完成了“海带提碘新工艺规模生产”工程; 70年代主持完成了“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 究课题,研制成功“农业乳化剂” 等4个新产品并相继投产;80年代首创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PSS (西药);90年代又发明研制了甘糖酯、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藻维胶囊等5个系列的功能食品。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投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海洋医药的期待和要求。

微信图片_20200303091837.jpg

在实验室中工作的管华诗

 

十几个发明专利,带给管华诗的不仅仅是沉甸甸的荣誉,更是对于一份份期待的不负众望,是为自己热爱的海洋研究所付出的心血。


    链接产业  点石成金

进行了大半辈子的海洋药学研究,管华诗深感现有研究体制之下,要完成成果的产业化并非易事。如何才能更好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业呢?经过深思熟虑和各方联络,2013年 7月,以国家海洋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基础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2016年4月,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科技局和崂山区共建成立了研究院事业法人实体,管华诗院士既是院长,也是董事长。质疑是有的,担忧也是有的,但经过半生思索决定要走的这条研发与转化的新道路,势在必行。顶着偌大的压力,研究所试图打通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科技链条瓶颈的尝试与探索,融合事业、企业两类实体,仅仅运行两年之后,就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营业收入。营 业收入为研究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经济支撑,也为更多的“观望者”提供了科研与企业融合的成功案例。 

微信图片_20200303091839.jpg

出海考察的管华诗院士


    蓝色药库  蓝色信念

2018年6月12日,在出席了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了解科研情况。管华诗作为科研人员代表,向总书记做了关于海洋药物研发情况的介绍。进行了一辈子海洋研究工作,终于有机会把自己的成果介绍给同样关注海洋的领导人,管华诗的内心是激动的。他对每一个研发产品都进行了细致的介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在介绍过程中他深情地说,自己的梦想就是打造中国的“蓝色药库”。这与总书记的“蓝色 信念”不谋而合,这一想法得到了总书记的肯定,当场表示:“这是 我们共同的梦想!” “蓝色药库”在“蓝色信念”的指导下,一定会有更大的突破,也将成为“蓝色信念”的有益实践。带着众多人的期望,管华诗总是勤勤恳恳,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辛勤耕耘,同时他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继续对大海进行探索。深蓝色大海的秘密和财富,终究会在蓝色梦想里闪光。

科学家名片

微信图片_20200303091843.jpg

管华诗(1939— ),男,山东夏津县人。水产品加工、海洋生物 及海洋生物工程制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主持完成了“海带提碘联产品-褐藻胶、甘露醇再利用”重大研 究课题; 

首创我国第一个海洋药物——PSS(西药); 

发明研制了甘糖酯、海力特和降糖宁散等3个海洋新药和藻维胶囊 等5个系列的功能食品。


【节选自《中国海洋科学家》(青岛海洋科普联盟编,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解更多海洋科学家,可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购买本书】

 

来源:海洋欢乐谷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NHJVQDg7qrH5xpjvful2lQ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