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链接
-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研究实验室 | 迎新网 | 海洋大学堂 |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 | 海大附中 |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 西海岸校区建设 | 教育基金会 | 校友会
青岛39中从2010年开始,建立了一套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每周一节专家讲座,每月一次实践考察,每学期一项课题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的“四个一”工程。学生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海洋教育,聆听至少36场专家讲座,12次实践考察,2项课题研究,1次海上科考。海洋教育的效果显著,学生眼界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兴趣得到了培养。青岛39中(海大附中)作为全国首个“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多年来积极发展海洋教育,通过海洋科普冬令营活动提高学生海洋意识,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探索研究的兴趣。
查看详细作为全国重要的海洋大省,山东省海岸线达3000公里,占全国的1/6,应当承担起海洋强国建设的重任。然而海洋强国战略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省人大代表白刚勋分析认为,培养海洋创新人才应该在教育上下足功夫。“如果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就做不到乐学,如果缺乏专业志向,就做不到好学。比如说一个大学生既不乐学,也不好学,就不可能激发他的潜能,更谈不上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虽然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但根源却在基础教育,因为,当前的基础教育因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兴趣和志向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在这种模式下,虽然学生的文化课成绩提高了,但可能失去了创造力发展的最佳期。”39中在课程、师资方面投入了很大的改革力度。
据白刚勋介绍,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附属中学,青岛39中从2010年开始,建立了一套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实践型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每周一节专家讲座,每月一次实践考察,每学期一项课题研究,每年一次海上科考”的“四个一”工程。学生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海洋教育,聆听至少36场专家讲座,12次实践考察,2项课题研究,1次海上科考。海洋教育的效果显著,学生眼界和思维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兴趣得到了培养。
海洋教育有成效:(1)破解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在如何开发利用社会资源为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兴趣、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专业发展志向方面的探索,为全国中小学发展提供了青岛样本,从而获得山东省基础教育成果奖评选的特等奖,全国基础教育成果二等奖。(2)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培养。高考成绩大幅度提升。学生不再为大学专业纠结。36场专家讲座、12次实践考察、2项课题研究、1次海上科考 ,开阔的视野、浓厚的专业兴趣、扎实的课题研究能力、清晰的大学专业志向。 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与探索,海洋教育让学生学习“开窍”。 进入高校,发展势头强劲,发展潜力巨大。
培养海洋创新人才,白刚勋建议,应建立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海洋教育应该成为山东省的区域教育特色,挖掘本土资源优势,做好海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建议由省教育厅牵头,联合发改委、财政厅、人社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研究并制定相关政策,对海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整体规划。各沿海地市结合实际,出台相关的意见,把海洋强省战略落到实处。
白刚勋建议,在学校里应该多开设海洋教育必修或选修地方课程。编写各级各类海洋教育地方教材,教材突出统识性、科普性、趣味性、实践性,以理解海洋文化、激发海洋兴趣、提高实践能力为目的,培养具有发展潜力、致力于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全省统筹协调涉海单位,为当地学校开展海洋教育提供支持,让学生走近海洋。
“联合全国涉海高校,开展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充分利用山东省‘高校综合录取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打通大学自主招生通道,为有发展潜力、致力于海洋事业发展的学生提供升学渠道。还可以通过评选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和特色县区,制定海洋教育特色学校、特色县区评选办法,以此引导学校和县区发展海洋教育,为海洋强国、强省战略的实施营造浓厚的氛围。”白刚勋说。
青岛39中(海大附中)作为全国首个“海洋意识宣传教育基地”,多年来积极发展海洋教育,通过海洋科普冬令营活动提高学生海洋意识,丰富学生寒假生活,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海洋科学探索研究的兴趣。学生们也深深感受到了青岛39中浓厚的科研氛围、特色的海洋教育意识、丰富的校园文化与多彩的高中生活,期待能够加入这所久负盛名的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