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士筰院士

出生日期:1937年3月8日
研究领域:物理海洋和环境海洋学
求学经历: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
工作经历: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浙江海洋大学名誉校长。曾任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浙江海洋大学校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海洋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等。

相关视频
院士简介

著名物理海洋学家、中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

他信誓旦旦,向周总理立下誓言要考取国防物理专业;他孜孜不倦,将半个世纪投身于海洋科学研究;他恪守师道,为学生们授业解惑,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的物理海洋学家、环境海洋学家、中国风暴潮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中国环境海洋学学位点的主要创建人、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冯士筰。

冯士筰院士

冯士筰,男, 1937年3月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分配到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是我国在物理海洋学方面颇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是我国环境海洋学第一个博士生导师和学术带头人。他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浅海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冯士筰1937年出生与天津的书香世家。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冯士筰将其改为“学海无涯乐做舟”,与书为伴其乐融融,书被冯士筰称其为情人。喜欢读书的冯士筰和家庭有很大的关系,他祖父在清末民初时就开始教书,家里从祖父起四代都在教书,家学传统已经内化到冯士筰的追求中。前几年,据冯士筰的不完全统计,家里教书的有四十人,再加上配偶教书的,就要有六七十人。山东省特此颁发了一个“教育世家”的奖给冯氏家族。正是受到家学传统的潜移默化影响,使冯士筰也喜欢读书,喜欢教书。

1953年冯士筰就读于天津耀华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校风淳朴,英才辈出的学校,钱伟长、梁思礼是知名的校友,还培养出10名中国科学院院士,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蒋大为、刘欢等著名的演艺界明星。

1956年的假期,学校组织春游,冯士筰在颐和园长廊的东段看到周总理。周总理十分和蔼的问起同学们上大学都想学习什么专业?冯士筰的回答是国防物理。冯士筰当时说出这个高考志愿,心中学习物理的志向是坚定的,毫不动摇的。他要在物理前加上国防是因为当时国家刚刚解放,在国防方面比较薄弱,海陆空都急需人才。那时政府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作为年轻一代,作为上进的一代,冯士筰把国家利益和国家需求摆在第一位。冯士筰心想,“学习国防物理,可以直接为国家的工业化、国防化服务,为国家做贡献。”冯士筰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熏陶下奋发图强、刻苦学习,并立下了为科学奋斗一生的雄心壮志。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冯士筰1962年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数学系流体力学专业毕业后来到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任教,并逐步的开始了风暴潮的研究。风暴潮是发生在海洋沿岸的一种严重自然灾害,是由强风和气压骤变共同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1956年,第12号强台风引起的特大风暴潮,使浙江省淹没农田40万亩,死亡人数4629人。1964年发生在渤海的温带气旋风暴潮,使海水涌入陆地20至30公里,莱州湾地区及黄河口一带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

1969年第3号强台风登陆广东惠来,造成汕头地区特大风暴潮灾,汕头市进水,街道漫水近2米,造成有1554人丧生。

20世纪70年代初,我们国家对于风暴潮理论和我国风暴潮的实际状况几乎一无所知。冯士筰的研究团队环渤海湾进行了两次实地考察,走村串户向盐工、农民、渔民了解风暴潮的一般常识;走访当地的政府、查阅当地县志,寻找有关记载;还反复到水利部门和验潮站搜集有关数据。通过团队的努力,获得了国内第一批关于风暴潮灾害的珍贵资料。

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和考察, 1975年,冯士筰及其合作者一连发表数篇论文,系统的阐述了风暴潮的概念、理论和数值预报的力学模型,建立了超浅海风暴潮理论。他主持了国家“七五”、“九五”科技攻关专题,并获得“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成果奖”。

在多年的研究中,冯士筰将研究成果撰写成《风暴潮导论》一书,这是国内外第一部关于风暴潮机制和预报的专著,它不仅为物理海洋、海洋气象、海洋工程以及相关学科的学生提供了第一部风暴潮系统教材,而且也成为我国第一部从事海洋、气象、河口海岸和环境工程的科技工作者的重要参考书。它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作为教材的意义,标志着我国对于风暴潮的研究已经进入世界风暴潮研究之林,也标志着冯士筰已经跨入我国一流物理海洋学家行列。

正当冯士筰的风暴潮研究渐入佳境时,他又转向了新的研究领域:拉格朗日余流及长期物质输运。80年代初,“拉格郎日余流”是当时学术界最有争议的前沿课题之一。冯士筰作为访问学者到美国交流学习,认识到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浅海动力学本身,而且涉及到环境、生态等重要领域。于是,他与合作者就全身心的扑到该课题的研究中。

冯士筰和合作者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物质输运的理论模型,导出了一个全新的长期物质输运方程。该方程一问世,立刻引起了国内外同行们的重视。回国后,冯士筰在对该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研究成果“拉格朗日余流和长期输运过程的研究——一种三维空间弱非线理论” 荣获第四届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和198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

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冯士筰在山东海洋学院任教期间,1974年就开设了风暴潮专业课;1984年建立海洋动力学实验室,并向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开设浅海动力学课程。他与合作者主编的面向21世纪课程国家级重点教材《海洋科学导论》(1999),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2002),并成为厦门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学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参考书目;他的教学成果“面向二十一世纪海洋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及“海洋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获《全国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冯士筰主张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自己的科研融入到教育中,在教育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他经常教导学生,对于别人的东西不准照搬照套,生吞活剥。在科学研究中不能人云亦云,要独树一帜,自辟新路,有所建树。原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吴德星在谈到冯士筰时说:“冯院士是我的启蒙老师,我大学毕业论文是冯院士指导的,后来在国内读硕士,到国外博士学位研修,冯院士都是我的导师。我整个成才过程,都是冯院士一步一步把我培养出来的。在科学研究中,他处理科学问题时的逻辑思维和推理,是我能取得一些成绩的关键。”

冯士筰倡导的大学教育应是“体育为本,德育为魂,智育为器,美育点睛。”只有具备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才可以“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他认为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应承担起育人的责任。他常教导大一新生考试时不要怕不及格,不要怕留级。因为留级并不是坏事,只能说明自己的知识学得不牢固。在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必要事事争第一,只要在自己能力的范围之内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就是在为国家做贡献。学到知识是根本,其他都是次要的。

冯士筰也曾勉励搞科研的师生,只有能够静下心做学问的人才能在科研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他说,做学问或者说是搞科研,只要能深入进去,就能激发起兴趣将工作做到底。当科研工作越做越深时,就会出现知音太少的情境,也就是所谓的“高山流水知音难寻”。当人没有知音时,就会感到孤独,“高处不胜寒”。

这种情境也可以用李白的诗来表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只要不怕孤独,不怕别人不理解,只要认为是正确的就要坚持下去,终将会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1997年冯士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曾表示“是否当院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珍惜当前重视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继续把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做好。”那年冯士筰正值花甲之年,他为自己又确定了海洋环保的新方向。冯士筰曾动情地表示:“中国的海洋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一些海域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令人担忧。我赞成一些学者的说法:如果海洋健康受到损坏,海洋空间继续污染下去直至消亡,那么人类将不复存在。这决不是耸人听闻的恐吓!”

冯院士的人生可以用“春华秋实”来概括,就如他办公室里墨宝上书写的一样。

“采庶子之春华,忘家丞之秋实。”

信息来源:中国网 原题:院士冯士筰:科研融入教育——逐浪的海洋人 排版:海洋档案

碧海丹心

免责声明:本文不代表本公众号的观点和立场,信息来源于已公开的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和媒体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在网站留言,确认后立即删除内容。